恰逢莎翁诞辰
“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在英语世界里约等于“戏剧”。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没有看过莎士比亚就等于没有看过戏剧。今年又恰逢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全球各地兴起各类纪念活动,上海自然成为上演英国原班大型莎剧的重要舞台。
而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Shakespeare's Globe),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接近莎翁时代“环球剧院”的建筑。这几乎是每位去英国的文艺青年都要朝圣之地。而东艺此次引进的就是由该剧院上演的《仲夏夜之梦》。
剧场从小到大
由于大剧团跨国演出成本高昂,所以以往就算有英国莎剧在沪上演也多半是“旅行剧团”带来的“简版”。因此,在上海能看到复原莎士比亚时代戏剧风貌的大型戏剧《仲夏夜之梦》,倒的确是难能可贵。这出十分接地气的剧目,是莎翁的四大喜剧之一,以诗意梦幻的方式,诠释了一出妙趣的戏中戏和梦中梦。此次22位演员登场的版本,由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艺术总监多米尼克·壮古执导,以符合莎翁精神的手法,还原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舞台风貌,再现手工精绣古典华服,配以欢乐的现场音乐和纯正质朴的英式对白,让上海观众穿越回400年前的环球剧院。
观众日益成熟
在戏剧市场上的外国戏剧以小剧场为主的环境下,规模宏大的英国莎剧能登上上海舞台,主要是主办方对现有观众的成熟度颇有信心。话剧中心培养的5万会员,早就不仅仅满足于本地制作的都市情感白领剧。虽然起初是因为“共鸣”才进入剧场,但是如今对内容的共鸣已经是上升为对艺术的追求,因此,更高端、更华丽、更“正宗”、更“原版”的英国原班人马主演的莎剧,也成为最新购票目标。《麦克白后传》一票难求。而此次《仲夏夜之梦》的出票率已经超过7成。
此外,如何把一出在环球剧院里演给3000名观众看的大戏,纳入东艺的千人剧场,也成为该剧的一大看点,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