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认为,凭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的出色表现,邓福德已经成为少有的同时得到美国政府和军方全面信任的军官,奥巴马非常信赖他的领导能力。
总统信任的反恐名将
邓福德,1955年出生,其祖父曾是美国陆军炮兵军官,并在一战时赴欧参战。他的父亲也是老资格的陆战队员,曾在太平洋战场上和日本人拼过刺刀。受家族传统影响,邓福德1977年大学毕业后即加入海军陆战队,随后又先后在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游骑兵学校以及两栖作战学校受训,拥有2个硕士学位。
不过,邓福德最初的军旅生涯并不如意,先是在陆战队第1师任排长、连长,之后辗转陆战队总部、陆战队第2师等部,级别始终没能超过连长。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邓福德的职业脚步依然前行缓慢。
直到2002年,邓福德才成为第1陆战师第5团团长,并于次年参加伊拉克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兵力多达6000人的第5团(超编加强团)成为首支进入伊拉克的“急先锋”,并在夺取巴格达的战斗中击溃了伊拉克王牌麦地那师。由于指挥作战勇猛,他也被称为“好斗的乔”。
不过,邓福德并非有勇无谋。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第5团的主要任务由作战变为赢取当地民众的支持,邓福德也因此成为伊拉克南部卡迪西亚省的临时管理者。由于策略得当,第5团在维护当地局势稳定的过程中无一伤亡。
从前线回到陆战队总部后,他的能力获得上级认可。2007年12月,国防部将其晋升为少将。正当邓福德憧憬肩头上即将到来的两颗将星时,时任国防部长盖茨再次给他带来喜讯:小布什总统准备提名他晋升中将。2008年4月,晋升邓福德为少将和中将的命令同时下达。2010年10月,邓福德再次晋升,成为四星上将,担任美国海军陆战队副司令。在非战争时期,邓福德的“火箭式”晋升堪称罕见。
2012年8月,前任驻阿富汗美军司令约翰·艾伦任期届满,邓福德成了五角大楼和总统奥巴马都满意的“接班人”。《华尔街日报》在一篇分析文章中称,邓福德“非常坚定地支持总统的阿富汗战略,即在2014年底前,逐步从阿富汗撤出部队”。而且,邓福德有过在伊拉克当‘维持会长’的经历,对如何在撤军前维持阿富汗国内的秩序极有经验。
如今,经过在阿富汗的2年任职,邓福德再次迎来升迁,即将掌管美国快速反应部队的主要作战力量——海军陆战队。
改变陆战队作战模式
在五角大楼的分工中,海军陆战队主要作为快速反应部队存在。随着美国从阿富汗逐步撤军,美国国防部认为,下一个会带来重大国家安全挑战的地区是亚太地区,海军陆战队将在亚太地区发挥主导作用,这也意味着邓福德的治军方略又将发生巨大变化。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分析,美国驻亚洲的海军陆战队包括3个步兵营、1个航空兵大队、以及设在冲绳的一支后勤部队。此外,海军陆战队正在建设其快速反应部队的陆上基地。他们已在地中海地区部署一支装备飞机的特遣队(550人),在澳大利亚新建军事基地(隶属驻冲绳美军)。目前,海军陆战队还考虑在中东和西半球建立快速反应部队。鉴于五角大楼明确要在2017年前把陆军规模从54万人缩减到49万人,同时美国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又少不了海外有限兵力投送,海军陆战队的“戏份”肯定会大大增加。
用军事专家的话说:“以海空军为代表的垂直打击力量难以歼灭性制敌,即使是地毯式轰炸也难以达到地面部队流水灌地般的作战效果,因此海军陆战队的作用不可能消失。”有分析认为,在美国军力收缩,其他军兵种进入“冰冻期”之际,邓福德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各军兵种主帅中最受宠的一位。
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随着美军逐渐从反恐战场收手,陆战队的训练和演习模式也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过去10年里,美国海军陆战队所进行的演习和训练大多针对恐怖分子和游击队,但现在他们开始重新加强应对高强度、现代化战争的准备。模拟假想敌不再是拿着AK突击步枪、RPG火箭弹的武装分子,而是配备了导弹、大炮、坦克以及先进战机的正规军”。
据悉,美军海军陆战队特别是驻亚太的部队已经更多地接受“一体化训练演习”,这种演习是专为应对大国军队而准备的,通常持续一个月,演习中往往有使用实弹的环节。美军指挥官麦肯辛称:“我们正在改变。过去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陆战队士兵大多部署在军事基地内,只有需要巡逻时才会外出。这种作战模式其实不是陆战队的‘主业’,陆战队真正的作战优势是快速穿插,利用灵活的高机动能力深入敌方腹地,打乱其部署,现在陆战队已经重新加强了机动训练。”
麦肯辛还表示,从目前陆战队装甲车辆的构成就可看出陆战队的转变,“过去陆战队配备大量反地雷伏击车,这种战车极度笨重,但它确实适合应对游击战。但现在,陆战队正逐渐以坦克和两栖战车取代这种战车。”外界分析认为,邓福德时代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将成为美国维护霸权的“急先锋”与“攻城锤”。雷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