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利比亚实力最强的两派民兵武装——兹利坦民兵和米苏拉塔民兵已激战了二十几天,双方激烈争夺首都国际机场的控制权。7月28日,国际机场附近的储油设施遭到炮击,燃起大火,并迅速蔓延。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发言人表示:“火势已经失控,随时会发生巨大爆炸,波及范围可能超过3千米。更糟的是,仍有火箭弹持续落入相关设施。”
据利比亚官员介绍,机场附近的储油设施是当地主要的燃料供应中心。其中储存了660万升燃油,且距离市区仅10千米。由于消防部门无力控制火势,利比亚已将机场周围5千米范围列为疏散区,并向其他国家求援。有专家表示,一旦的黎波里的大型储油库爆炸,可能引发重大生态灾难,届时利比亚首都的大部分城区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
俄罗斯科学院专家叶戈林认为:一旦利比亚首都被大爆炸摧毁,城市结构和生态方面的损失无疑会非常巨大。不过,考虑到利比亚的情况已糟糕到了极点,政治方面不会再有太严重的后果。在经济方面,目前该国石油天然气部门主要被私人控制,销售石油和天然气所得的大部分收入都被瓜分,而不是像卡扎菲时代用于支持该国经济。
另一方面,利比亚临时政府发言人艾哈迈德·阿明7月25日表示,利比亚正陷入分裂,国家的崩溃将把利比亚拖入一场无休止的战争,由此带来的破坏将无法估量。
面对利比亚的混乱局势,德国、荷兰、奥地利等西方国家已决定暂时关闭驻利比亚使馆,并要求本国公民尽快撤离。英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部分人员已撤往突尼斯。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的全部人员也在美军武装人员的掩护下撤至突尼斯。
俄专家认为,如果西方国家当年没有发动利比亚战争,一向稳定的利比亚就不会有今天的乱局。正是美国政府令人失望的中东政策,才导致如今恐怖主义在中东盛行。阿拉伯国家媒体称,西方积极推动的所谓“阿拉伯之春”打着民主和经济的招牌,最后却以该地区国家的经济衰败、国家分裂而结束。
曾担任卡扎菲顾问的沙基尔表示,当年西方对利比亚的国内矛盾推波助澜,让许多人失去理智,然而,在消灭国家架构后,美国和欧洲就对利比亚置之不顾。不仅如此,至今仍有大量武器从苏丹、土耳其和卡塔尔流入利比亚。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卡扎菲被指责动用军队杀害暴动民众,现在没有了国家军队,“民众们”开始自相残杀。原本许多利比亚人幻想能生活在稳定而富裕的议会制国家,现在它在哪里呢?没人再需要它,各方只想确立自己的政权。
俄外交部在评论利比亚最近发生的事件时指出:“局势在继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客观的观察家提出合理问题:利比亚事态的这种发展难道就是三年前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为了它的‘民主化’而对它进行轰炸的目的?”事实已经证明,美国以自身和盟友私利为出发点,以损害其他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的中东政策是彻底失败的。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