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到最高院不放弃
周衍东告诉记者,2012年,他承办了丁龙龙等两名犯罪嫌疑人绑架一案,发现他们经过踩点,在上海嘉定绑架一个理发店店主,在租住的房子里关押了七天,敲诈家属拿到20万后,将被害人杀害抛尸河中,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一审法院判处丁龙龙死刑后,案件经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却没有核准丁龙龙死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遂改判丁龙龙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上海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没有逐级抗诉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先例,但他认真梳理抗诉点,建议提请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请抗诉,并最终获得支持。
失手致死非故意杀人
作为一名军转干部,周衍东始终保持着一名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不断钻研,踏实工作,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了一名“法律人”,用执法办案的实践交出一份份出色的答卷。他对每一起案件都那么执着,并不是“就案办案”,而是更注重关注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矛盾化解。四川人刘永军和同居女友争吵,激愤之下,用皮鞭和皮鞋抽打对方,不慎致女友头颅出血死亡。被害人父母认为是故意杀人案,扬言若不判处被告人死刑就去市政府跳楼、去北京上访等情况。周衍东耐心接待被害人家属10余次,告诉他们尸体没有致命伤,是有一般的瘀血,因此难以认定是故意杀人。在做法律解释工作的同时,考虑被害人家里的困难,他还协同法院做好附带民事诉讼工作、落实被害人求助机制等,最终使家属放弃上访等想法,成功地预防了一次进京上访事件。
找原因提出检察建议
2010年,在承办被告人胡启华故意杀人一案时,他发现被害人李某在杨浦区某旧小区外违法搭建废品回收站,回收站产生的恶臭及噪音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生活,胡启华及邻居多次与李某交涉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均无结果。案发当日,被告人胡启华与李某再次因此发生争吵后,胡启华一怒之下持刀捅死了李某。惨案的发生引起了很大震动,小区居民们认为胡启华不应该杀人,但也为胡启华感到惋惜。居民们还认为李某违规搭建,影响了大家安宁的生活,破坏了社会和谐。胡启华在归案后也称,明明是李某违规搭建,影响了自己和邻居的生活,却没有单位出面管理和负责,万般无奈之下才杀人了事。案发后,周围56户居民联名向本院及市二院发去声援书,希望对胡启华从宽处罚。
周衍东在办案期间还多次走访案发地,发现小区附近自行搭建的违法建筑随处可见,被害人李某搭建的违法建筑更是不止一处,邻居们强烈要求镇政府出面解决问题。为此,周衍东积极与城管、市政、市容等主管部门和镇政府负责人进行沟通,及时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整改。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由镇政府牵头协调各相关单位对违法搭建的废品回收站进行联合整治,化解了长期积压的社会矛盾,还居民一片清静。其后,多家社会媒体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这一做法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曹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