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再见,从来不容易。
2014年7月14日,当《一群人的狂欢 一个人的孤单》标题落定,喧嚣一月的巴西世界杯落幕。有人欣喜若狂,有人黯然神伤,胜负输赢,在足球场上留下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冬日的巴西,写就永恒的黑白经典,这一季的世界杯因为桑巴而风情万种。人们已迫不及待地期待四年之后,又一轮绚烂的足球魅影。
但我,作为九届世界杯的经历者、参与者,在自己体育新闻职业生涯中却将就此与世界杯挥别。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铺陈开来。在九江路临时报社,蜗居在没有空调的编辑部里,十几个人围在电视机前为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疯狂。汗流浃背,滴淌的,是激情燃烧的青春;十几个人挤进一辆普桑的轿车里,半夜三更开往南京路上的电视台,只为一睹直播的世界杯,日夜颠倒的四个星期,精神不倒。与朋友胡侃神聊,与同仁悉心分析,精心烹制众口难调的世界杯盛宴。从毛头小伙,到资深编辑,一切美好与艰辛,就此别过。德意志举杯,阿根廷失意的这个上午,于我,五味杂陈。是心绪翻涌,是恋恋不舍,是离别感伤,也是完满之后的心存感激。
感谢这个时代。
32年来,家国天下一马平川,工作生活坦荡有持。在同一张报纸,同一个岗位上,我得以一如既往地追寻着自己的新闻求索。从驻守编辑部,到行走天下,中国记者的身影遍布世界杯、奥运会、世锦赛。涉猎,从足球、篮球、排球,到游泳、网球、举重、射击……无所不包。这是中国体育打开见闻的32年,这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32年,这也是中国体育记者见证精彩的32年。幸运如我,一帆风顺地完成了九届世界杯的编辑工作。在上海,前无古人。32年来,同行中,有人提前离场,有人换了角色,而我,留守到了最后。时代,赋予了我这份厚礼。繁荣昌华,才有财力与精力建设体育,壮大体育;国泰民安,才有闲暇与志趣关注体育,参与体育。
9,是最大的数字,在一个人一辈子的工作周期中,这也是参与世界杯报道的最大值。9,让我久久回味。九届世界杯,我亲身感受媒体变革的风云际会。1982年至1986年(西班牙、墨西哥两届世界杯),在铅与火的锤炼中,信息为王。铅字排版,执笔写稿,人们满足于单纯的信息内容。中国媒体,还处在相对闭塞的空间中。1990年至2002年(意大利、美国、法国、韩日四届世界杯),媒体进入电脑时代,“解读”成为新闻报道的关键词。互联网的风靡使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一个按键,便可知万水千山之外的新闻故事。单纯的信息不再可读,将“故事”剖析分解才有意趣。2006年至2014年(德国、南非、巴西三届世界杯),新媒体横空出世,一夜壮大。面对网络的挑战,我们在花样时代里开拓人文故事。世界杯,还是那个足球狂欢的盛宴。但世界杯,到底有些不同了。赛场外,主办国的风土人事,民俗民情,都成为受欢迎的新闻素材。在走出国门变得稀松平常的今天,我们渴望阅读的,是另一片国土足球背后的点点滴滴。
32年,9届世界杯,共同度过职业生涯多少韶华。这是值得自豪的32年,也是值得珍惜的32年。人生难得今已得。回望这一段路程看见今天和昨天,诸多艰难,很多快乐。这一段风景,将长久地驻留在我的记忆中,常思量,常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