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本版列表新闻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长寿之道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长寿之道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长寿之道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长寿之道
     
2014年08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脑有度 一张一弛
——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长寿之道
王明洪
  文/ 王明洪

  著名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名誉教授饶宗颐(见下图)今年已是97岁的高龄,但看上去依然潇洒儒雅,且耳聪目明、步履稳健。有人认为:饶公和季羡林齐名,故以“南饶北季”称之。

  用脑有度是饶公得以高寿的主要原因。学术界一致认为:饶公是一位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六十多年来,他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果。饶公对治学有一个特别的理论,即“守株待兔论”,认为和那些总是在寻找和追逐机会的人相比,他更愿意坐在树下,一面做准备,一面等待机会,只要兔子出现,就以最快的速度扑上去,他相信:如果长此以往,总能逮到几只兔子。饶公一直想学梵文(印度古代语言),然苦于没有机会。一次,他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碰到一位印度学者,那学者想跟他学《说文解字》,而他正想学梵文,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互相传授,各取所需。之后,他又以同样的方法学会了形如天书一般的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或许有人对饶公的做法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在饶公看来,这种治学方法却相当有效。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守株待兔”的治学方法也有利于养生。作为一名学者,其用脑量是可想而知的。专家强调,长期用脑过度,会导致生理和心理的机能失衡,还可能诱发神经衰弱、失眠症等疾病。而“守株待兔”的治学方法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与其苦思无成,还不如先搁置一旁,等待机会,先专研别的科目。从养生角度来说,“用脑有度,一张一弛”,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饶公在治学中始终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在无意中也锻炼了他的体能。熟悉饶公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书山中埋头读万卷书,而且还迈开双腿行万里路,甚至还走出国门,其足迹遍布欧亚各国,考察寻访,广搜资料,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获取他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他曾说:“行游天下最大的乐趣,就是我从书本上得知的东西,在所到的那个地方做了亲自的验证。我会满意地说,原来如此;或者是又受到新的启发,产生了新的疑问。回来后,就继续查书、研究,追寻问题的结论。可能因为我的求知欲太强了,经常忘我地走、忘我地想、忘我地读、忘我地追寻,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乐趣。”1980年9月,饶公从四川成都出发,向西往兰州、敦煌,然后折返向东历游西安、洛阳、郑州、登封、开封、安阳,进入湖北,泛舟三峡后又从宜昌顺流而下抵武昌,接着北上京华,横贯山东,再南下金陵、登高南岳衡山。所有行程历时三个月,走遍十三个省市,参观了三十三个博物馆。在这次旅行中,他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古迹名胜,零距离地接触到更为广博的考古文物资料,为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学术成果提供了新的资料。有人统计,在饶公的著作中,有百分之六十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饶公对敦煌学有着精深的研究,为了探索这一学术领域,他曾四次前往敦煌进行实地考察,并在世界各地寻找敦煌的经卷。

  饶公喜好书画,古人云:“寿从笔端起”,由此可见书画和养生之间的关系。

  饶公对前人的书画艺术有着极高的洞察力和转化力,对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北碑及唐欧阳询化度寺碑等有着深入的研习,对其他北碑与唐碑亦能写得形神俱似而匠心独具。著名书画家黄苗子赞其:“‘落笔便高’,笔笔有书卷气。又因其才学过人,胸纳浩然气,笔起快哉风,山水花卉各有特创,尤以佛教人物白画与张大千氏同誉,公以正养气,以奇治学,奇正相生,研究学术而登象牙之塔,作书画则成一家面目,尺幅而藏大千,书画相成,合璧生辉,故有‘旷世奇才’之誉,堪称当代学苑宗师、艺林大匠焉。”饶公的绘画从人物着手,到六七十年代,方写山水。九十年代中期,又开始创作巨幅荷花。2010年8月的一天,前总理温家宝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会见了饶公,饶公将一幅《荷花图》赠送给温总理,上跋《一剪梅·花外神仙》一首,词云:“荷叶田田水底天,看惯桑田,洗却尘缘。闲随秾艳共争妍,风也倏然,雨也恬然。雨过风生动水莲,笔下云烟,花外神仙。画中寻梦总无边,摊破云笺,题破涛笺。”此画以荷为题,以词为跋,寓意追求高洁如荷的精神;褒扬临危不惧、敢于迎接挑战的气魄;称颂刚正不阿、风雨不倒的品质。2011年12月,94岁的饶公被正式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饶公还认为:养生重在修心。自14岁起,他就开始习练“因是子静坐法”(一种呼吸习静养生法),每天早上静坐和沐浴,然后散步,晚上9时必宽衣就寝。显然,饶公的高寿,和他的“修心”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新视界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家装专版
用脑有度 一张一弛
百岁老中医姜通的长寿秘诀
慎防 “孤寡效应 ”
蜂蜜配生姜祛除老年斑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长命百岁B15用脑有度 一张一弛 2014-08-17 2 2014年08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