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大学城园区是上海首个大学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松江区的新“名片”。漫步园区,绿树红花,建筑优美,但“最美大学城”的主要干道文汇路,一度成为影响“最美”的不和谐音符。
在松江区有关部门的联合整治下,一度脏乱的文汇路如今已焕然一新。更令人欣喜的是,来自松江区市政市容联席办的消息称,有关正谋划重新规划这条路,在目前软件管理已见成效的基础上,争取明年进行相关硬件改造,“让文汇路不再为大学城‘抹黑’,而变成‘添彩’”。
新法治愈“牛皮癣”
文汇路是松江大学城内一条主要干道,长近3公里,连接大学生宿舍区,每天从早到晚人流、车流如织,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乱设摊、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停车、乱丢垃圾……记者在这条路上遇到的大学生小夏说,大概一年前,文汇路的情形与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格格不入,“学生族消费水平都不是很高,所以各种小吃摊沿马路一字排开;小广告简直是铺天盖地,有的电线杆上小广告一张覆一张能叠上三四层……”
但如今,之前的这些乱象已基本消失,这与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和方松街道的相关措施紧密相关。例如针对乱设摊,方松街道采用疏导点建设管理办法,订购了20辆摊位车,并制定了疏导点建设方案,拟定了委托社会管理公司管理的办法,规范疏导点。针对文汇路遍布街头巷尾的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区市政市容联席办也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委托社会公司以氟硅抗“牛皮癣”专用涂料对文汇路及周边道路两侧电线杆、配电箱、广告牌、候车站部分立面进行粉刷,累计达12394.80平方米。有了这种专用涂料,即便小广告再次贴上去,也很容易撕下来,再加上专人盯防,小广告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道路基本实现了墙面清的好态势。
打造示范样板路
有些现象从“表面”入手,就可以得到改观,但有些问题却需要从“里子”着手,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松江区通过健全综治管理机制、建立长效管理协调机制、创新校地共建共管机制等方式,关注文汇路上的食品安全,杜绝跨门营业,引导学生提高文明素养,养成文明习惯。
方松街道综治办工作人员加强了与大学城管委会和大学城派出所的联系,定期走访排摸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落实街道安监队安排人员,负责文汇路食品、消防、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监管,并由松江新城城市综合管理中心对文汇路市容管理中出现的顽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和整治。
在文汇路日常市容管理中,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建立了划块包干制度,清除小广告、捡拾零星垃圾、整理停放自行车、纠正跨门经营;建立门前三包制度,确保门前整洁;建立街面巡查制度,督促检查市容管理人员到岗到位情况,整治乱设摊等违规行为。还加强与物业公司的协调机制,区市政市容联席办及方松街道主要领导会定期与新桃园、致诚、教寓等物业公司及市教委后勤管理中心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物业保洁工作提出要求和整改意见。
此外,方松街道通过地校联手,组织和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文汇路日常管理,进一步消除文汇路脏乱差等现象,努力使之成为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基地,成为地校联动、联勤、联管的示范样板路。
明年有望再升级
据区市政市容联席办介绍,文汇路自2001年建成后,路边冒出了多家商店、饭店,但缺少规划,店招、店牌较杂乱,缺少美感,有的路段还出现了地砖破损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整治,文汇路面貌已大为改观,但离‘最美大学城’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可以说软件管理已经上去了,硬件设施上却仍有‘硬伤’。”区市政市容联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据透露,松江区有关部门已向市绿化市容局上报情况,计划聘请专业的设计公司,对文汇路的店招、店牌进行梳理、统一设计,文汇路的市容环境有望在明年再次升级。
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