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名路九龙路的路边花篮被撞击。”微信群上,一条消息跳了出来,还配有一张花篮倒地的现场图片。“先整理一下不要影响交通。”“保洁公司速来冲洗一下。”虹口区提篮街道城管科科长韩阳看到后立刻回复。随后,保洁公司、绿化市容部门纷纷响应,最终在微信群里上传了处置后的照片。
“从发现路边花篮倒塌到整修完毕,再到话题结束,才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样的处置效率比以前大大加快,而实现这一‘飞跃’靠的就是一个小小的微信群。”韩阳告诉记者。
今年3月,城管提篮中队探索利用微信群提升执法效率。原先,城管队员在工作的时候没有GPS定位仪器,遇到个别突发事件,只能用电话联系。从打电话反馈到找人处置办法,期间不少时间都被白白浪费。等执法队员赶到现场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处理时间,效率不高且容易“虎头蛇尾”,市民对此反映强烈。如今的微信却正好能提供一个集图片、文字和语音呼叫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队员们在巡逻中发现问题时,一张图片加一个地址,就能快速清楚地反馈问题。
除了效率的提升,微信群建立后,以往一些比较棘手的难题也有了处置的抓手。机动车占道兜售是不少社区遇到的治理难题,在提篮桥社区,每到瓜果大量上市的时节,这样的情况尤为严重。在以往的执法行动中,小摊贩经常与城管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一旦城管队员离开,便会卷土重来。现在交警部门也加入到这一微信群,与城管中队联合执法,向占道经营、影响市容、违章停靠等城市顽疾“开炮”。
6月的一天,城管队员在路边发现一辆小面包车正在兜售瓜果,当队员前去处理时,小车逃逸,城管队员立即在微信群发布信息并上传车辆照片,要求各城管和协管队员密切关注。一个多小时后,协管队员在另一个路口发现了这一车辆,并将信息发至微信群,交警、城管从平台上了解信息后立即赶往现场,交警依法对违法车辆暂扣双证,依据交规处罚;城管部门则按照一般程序处理。据了解,通过这一微信平台,半个月时间里189辆机动车流动摊点被联合整治。
如今,微平台正朝着“精细化”和“常态化”目标迈进。菜场、学校、医院……在街道划定的重点区域,城管队员“定时、定点、定角度”拍照上传,尤其是如今烧烤店、龙虾店、夜市火爆,在极易产生“当街杀鱼洗虾”、“占道营业”等违章情况的时间点,城管队员都会将现场情况第一时间拍照并上传至微信群,发现情况及时整改。截至目前,这一平台累计上传照片已达5000余张,自5月下旬进入常态化管理后,已累计解决跨门营业、流动兜售、夜排档等问题300余个,城市管理“顽疾”基本未“复发”。一名城管队员告诉记者:“以前出去执法,要带的东西不少,有对讲机、照相机、录音笔等等,现在只要一部手机就能‘轻松上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