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主演马少骅谈角色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主演马少骅谈角色
     
2014年08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他的忠实粉丝!”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主演马少骅谈角色
俞亮鑫
■ 马少骅参观“春天的故事”全国版画艺术精品展图 CFP
  本报记者 俞亮鑫

  重点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热播,引发了全国观众观看热潮,马少骅扮演的邓小平也赢得了人们喝彩,邓家子女更是称赞道:“这就是我们的老爷子!”

  记者采访了邓小平扮演者马少骅。他告诉记者,这些天,他和全国观众一样也是首次看这部电视剧,当看到有些戏被删时很心疼,这些戏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深感演好太难了

  年近六十的马少骅是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他的外公王无能是上海滑稽界的开山鼻袓,也是独脚戏的创始人。他既能说邓小平的四川话,也能用上海话与记者聊家常。

  说起邓小平,马少骅肃然起敬。他说:“我看过许多伟人的传记,但像邓小平这样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是十分罕见的。他个子虽然不高,却是个顶天立地的真正的男子汉,他留过学、带过兵、打过仗、指挥过千军万马,是他改变了整个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他有普通人的感情,但又是干大事的人。我认为,他的精彩、伟大甚至超过林肯,我是他的忠实粉丝。”

  马少骅说,不知是天意或是巧合,他在接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通知前,刚看过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同时他还接到另一部表现邓小平“文革”时期下放江西那段艰难岁月的电影《出山》邀请。虽然自己十分崇敬一代伟人邓小平,但此刻,他却分身乏术,他当时已与电视剧《血符》签约,而且这是好友管虎导演为他量身定制的。若演邓小平,既违约又有悖友情。更使他为难的是,演邓小平压力巨大,尤其是他的晚年离现在很近,演好他真是太难了!他怕演砸了既对不起他老人家,也对不起全国观众。

  一月增重10公斤

  在有关部门努力下,马少骅终于从《血符》剧组转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马少骅一到北京,就去邓家参加了座谈会,其实这是让邓家看看他演邓小平是否合适。当时,邓家5个子女都有家人参加,在说说笑笑中,邓榕说,马少骅某些眼神与父亲很像。通过邓家人的谈话、回忆,一个慈祥的父亲形象在他心中渐渐跃然而出。

  熟悉马少骅的观众都知道,他曾在《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建党伟业》等剧中6次扮演伟人孙中山,圆礼帽、中山装、两撇胡子,已是人们最熟悉的扮相。但他说,正因有了这6次演孙中山的积累,才使得他这次演邓小平变得更加成熟。他说,以前他演孙中山,至少要准备好几月,这次太仓促了,从定下角色到正式开拍只剩20多天。为了角色,他一个月增重10公斤,戒了多年的烟也重新在指间燃起。

  马少骅透露,在拍戏时,他曾向邓小平家人了解细节,希望通过细节让人物变得更为鲜活。邓榕告诉他,邓小平走路都是手背向前。对此,马少骅坦言,就这一细微动作,就让他从整体气质上更加接近邓小平。开机前,他特地来到邓小平家乡四川广安寻找感觉。为了演出邓小平的“精气神”,重压之下,他全身心投入,112天的连续拍摄,他不出门、不会客、不接电话、不看电视……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整天看声像资料,研究剧本,琢磨角色,翻阅史料,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贴近邓小平。马少骅还将邓小平从青年到老年的20多张照片摆在桌上,让这些照片渐渐地在自己心里“活起来”。

  发烧病倒三次

  由于劳累,在被马少骅称为“拼得有点亡命”的拍摄过程中,他发烧病倒了3次,耳朵灌脓穿孔。让他感动的是,邓家大女儿邓林还给他送来亲手配的糖尿病药。有一回,在去拍摄现场的途中,他抱着树干浑身发抖,呕吐不止,但最后还是硬撑着走向镜头完成拍摄。由于他案头工作做得认真,拍戏四个月竟没忘过一句台词。对此,马少骅自豪地说,为了邓小平,值得!

  他还按人物性格去创作为角色添彩,当邓家听到粉碎“四人帮”的喜讯时,有欢呼雀跃,有喜极而泣,唯有邓小平一脸平静。马少骅说,剧本原不是这样,但他认为,作为饱经磨难的成熟政治家,他的反应不同于常人,冷静克制,想得更多。当他演到邓小平握住历经坎坷的科学家满是伤口的手时,禁不住热泪盈眶,一度哽咽。但他突然想起邓家人所说,没人见过邓小平哭。这句话,使他立即调整情绪,不再流泪。

  全剧拍完后,马少骅带着自己形影不离的邓小平照片来到四川广安,他在邓小平卧室床前,拉开蚊帐放上照片,心中默语:“邓伯伯,我们一起回家了!”他还带上照片,去给老人家的祖坟敬香、鞠躬,他怀着对伟人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以此来告别自己一生最钟爱的角色。有趣的是,戏已演完,他却仍然无法摆脱角色,四川口音时不时会从口中蹦出,连家里人都觉得奇怪。对此,马少骅笑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5版: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6版: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7版: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8版: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申城社区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海归心声/城里城外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8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我是他的忠实粉丝!”
一尊塑像代表一个时代
新民晚报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特别报道A07“我是他的忠实粉丝!” 2014-08-22 2 2014年08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