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独立第36摩步旅驻地在外贝加尔边疆区的博尔贾市,是在2008年俄罗斯推行“新面貌”军事改革后出现的部队,前身是外贝加尔军区下辖的第131摩步师。如果追溯历史,第131师及独立第36旅的战备轨迹与中苏、中俄关系的演变密切相关,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国防部于1969年下令在外贝加尔军区(今并入东部军区)成立第36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下辖2个摩步师,其中就有第131师,部队骨干全部从欧洲方向的列宁格勒军区调来,当时苏联最先进的T-62坦克也优先部署在外贝加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解冻,再到中俄两国彻底解决边界问题,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第36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被撤销,只剩下独立第36旅“传递薪火”,部队生活也悄然从“盘马弯弓”转入日常作训。
据旅参谋长奥列格·佐科夫上校介绍,全旅满编4500人,其中军官350人,每名军官都有自己的专业和职务,没有一个多余的人。按照国防部长绍伊古与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命令,所有军官每隔三年就要更换一次岗位或服役地点,目的是到新的战斗舞台掌握更多技能,但大部分军官都不愿意离开驻地。目前,独立第36旅的所有分队都驻扎在距离边境100千米处,他们的防线长2494千米,包括俄中边境线1694千米,俄蒙边境线800千米。
目前,独立第36旅是一支普通常备部队,下辖有1个坦克营、3个摩托化步兵营(性质等同机械化步兵营)、2个防空营、4个炮兵营、1个通信营、1个工兵营、1个侦察营和1个物资技术保障营,此外还辖有5个独立连,分别是通信连、侦察连、核生化防护连、无线电对抗连和医务连。其中,坦克营是独立第36旅的突击矛头,装备有41辆T-72A坦克,该坦克不具备发射9M119“反射”导弹的能力,显然有些落后,但如果和前几年相比已经进步很多了,要知道他们在2010年还装备T-62坦克。摩步营是独立第36旅的主力分队,装备BMP-2步兵战车,2011年有消息称准备更换新型BMP-3步兵战车,但在此次“和平使命”演习期间,它们并没有被带到朱日和基地。防空营装备有ZSU-23-4“石勒喀河”履带式自行高炮、“山毛榉-M1”野战伴随地空导弹系统。炮兵营装备152毫米2S3“金合欢”自行火炮、BM-21“冰雹”火箭炮和“突击-S”反坦克导弹。
平时,独立第36旅每天进行8小时的军事训练和2小时的体能训练,训练场地就在营区围墙外的靶场上。其实,所谓的围墙不过是一圈铁丝网,中间还有一个大豁口,是部队进入靶场的捷径。靶场长6千米,宽5千米,可同时容纳全旅官兵训练。驻守靶场的是100人的反恐分队,靶场内设施齐全,有可供核生化防护连训练用的沾染地带,供摩步兵训练用的手榴弹投掷区和射击区,供通信兵架线训练的小建筑群,还有供侦察兵训练的障碍区,炮兵也有自己的射击场地,射击观察员则可以隐蔽在壕沟内。 黄山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