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调色盘上,每一种不同的青春都是由几种颜色调和而成。当矢车菊开放的夏季结束,《矢车菊色心情》(戴萦袅著)的主人公——高二女生熊晓科找到了属于她和她的伙伴的青春颜色——蓝中带紫的矢车菊色。
一群大都市少年少女体验着社会之门、人生之门打开后的百般滋味,那是成长的阵痛。整个作品的一条主线就是主人公熊晓科在一个学期里慢慢地了解外地转校生嵇畿的过程。嵇畿被传言是因为有事所以转校的,有钱、行为不端是他的标签。可是当他站在大家面前时,熊晓科却发现是个看上去白净斯文的大男孩。为了给班级增添一点书香,彭晓燕的教授爸爸捐了一个书柜,同学们去彭晓燕家搬书柜的过程中,撞倒了一个水果摊。嵇畿老练地和水果摊老板交涉,解决了问题,让晓科看到了嵇畿的社会经验。新星剧社招人,嵇畿的出色表演和对音乐的了解,让大家刮目相看,一扫脑子一包草的富二代形象。学农时挑粪,职校生报复时的出头,“扶花助苗”活动时的积极,假生日会时一掷千金又故弄玄虚。认识嵇畿,让熊晓科不断颠覆自己对人的预先判断,让她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
熊晓科的母亲学的是理工科,可是为了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想,大学时经常去听中文系的课,最终弃理从文转行成了杂志主编,可当熊晓科有同样梦想时,全家人都希望她能去学似乎更实用,更赚钱的金融。家长铺就了一条路,社会指明了一条路,少男少女的内心之路在何方?
整部作品把当今社会现实的种种都呈现在这群年轻人的面前。比如拆迁,拆迁改善了单子一家的生活条件,却也让单子的爸妈吵闹不休,熊晓科家条件不错,她的爸爸却在拆迁时锱铢必争。比如,文学院主任的争夺;专家教授的学术浮夸;学农时,校长来与不来伙食的不同;学校门卫对校门口的暴行的视而不见;白煜杰家的小三上位;康素沁家的父亲出轨;形式主义的“扶花助苗”活动。校园里朦胧的爱情、纯洁的友情、考试的竞争等校园元素都有,但是这些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中呈现了出来。这是整个作品的特点,比较大多数校园文学圈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点,显得更丰富。成长就必须面对社会的种种丑陋或美好。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成为社会人的历练。
作者喜欢用矢车菊做意象,它们漫山遍野地开在山野里,虽然纤细、却永远向着太阳,矢车菊的花语是幸福。作者在整个作品中提到了很多文学和音乐美术作品,无论是马塞尔的《隐藏秘密的年华》、福雷的《西西里舞曲》,还是安德鲁怀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都是这样的一种意味,崇尚乡野自然的,追求幸福的,但需要在困苦中百折不挠。这烘托了这个作品的成长隐喻。
矢车菊色的心情是成长的心情,是踏进青春的心情。整部作品最后熊晓科的内心独白点题:“面对很费解的世界,但愿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不要害怕深沉复杂的生活,阴差阳错的命运,勇敢地穿越眼前的雾障,愿我们的心轻轻地飞翔,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