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象形”节日——光棍节。21年前,几个大学生的寝室夜话,居然成就了中国最大的一个“自主创新节日”。不过,一语成谶,他们肯定没想到,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婚恋问题,居然这么让人头痛。
五年前,阿里爸爸不好好在家与阿里妈妈相守相伴,独独看中了这个极具屌丝气质的狂欢节日。再加上厂家每年在国庆与年底之间有一个销售淡季,“双十一”购物节应运而生,并迅速在网民中赢得共鸣。
其销售额,是一年超过一年。去年,光淘宝就达到350亿元,刷新单日网购世界纪录。今年,有业内人士分析,可能会达到500亿元。
而今年另一个特点是,其他一些电商也全身心地加入到这场竞争中来。大的如京东、苏宁、国美等等,小的,更是不计其数。“双十一”,已经完全应该印在电商的年历上了。
有意思的是,原创这个节日的阿里爸爸,在今年“双十一”前还特地发媒体函,要求媒体不能替其他电商发布带有“双十一”字样的内容。消息一出,自然引发各方声讨。
总之,最后的效果是,更加巩固了“双十一”的特殊含义。相信未来,中国电商们一定会想尽办法,把这个网上购物节推向世界。
只是,不知会不会苦了那些真正的光棍,本来是可以借机聚个会,搞个派对,呼吁社会关心年轻人的婚恋,结果都关心网上买东西去了。
号称无所不能的网络,只管摸你钱包,哪管挠你心窝?在我看来,正是网络占据了我们太多的生活,才使得许多完全应该面对面的人类活动,最后只能通过虚拟的网络来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
也许更方便了,也许更经济了,但那种味道以及必要的面对面交流没有了,大打折扣了。
网上都能搞定,于是年轻人就懒得动,越宅在家里,越没机会接触社会,越缺乏交流沟通的锻炼,反过来就越依赖网络。这成了恶性循环。
电商瞄准光棍节,其实是对光棍们的一次温水煮青娃,落井下石。而且目前看来,电商是准备一辈子打(击)光棍了。
所以今天替光棍们呼吁一下:我们需要的是来电,而不是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