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协议已“不可能”
伊朗媒体23日报道,一名伊朗核问题谈判代表当天表示,伊朗核问题谈判要在原定截止日期前达成全面协议已“不可能”,谈判可能延期。他说:“考虑到时间有限,大量的细节还未敲定,在24日截止日期前达成伊朗核问题的全面和最终协议是不可能的。”
而据法新社消息,如当晚还不能就最终协议取得实质性进展,伊方愿意延期,以达成谅解,避免对抗;延期期间,伊方将遵守去年11月在日内瓦达成的阶段性协议,冻结部分核计划,而西方应继续在部分领域放松制裁。
拖不起的毅力博弈
这场谈判对美伊两国来说都拖不起。伊朗被西方制裁多年,GDP连续两年负增长,700万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下。对美国而言,如果伊核问题再度谈崩,伊朗可能在民族主义情绪下加快核计划推进,刺激西方制裁加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患有“战争恐惧症”的奥巴马若再不动武,或许将很难得到参众两院共和党人的认同。于是,这就成为了一场“谁先眨眼就认输”的毅力博弈。
美国军控协会伊核问题专家达文波特表示,由于谈判失败的代价太高,双方都不会轻易放弃。对于此次谈判,无论是鲁哈尼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都压上了很高的政治赌注,双方在国内都面临巨大压力。
分歧严重希望犹存
伊朗与相关六国主要分歧有两点:一是如何允许伊朗按照民用标准继续核计划,二是如何取消国际上对伊朗的制裁。而在铀浓缩离心机数量、对伊制裁解除时间、军事基地核查等分歧点上,自今年二月启动全面协议的谈判,谈判各方立场都已反复申明,且无从改动。
美国国务卿克里22日在维也纳表示,谈判各方依然存在“一些正在努力弥合的严重分歧”。不过,同在维也纳参加谈判的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表示,谈判气氛非常有建设性,国际社会从未“如此接近”解决伊朗核问题。尽管在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但不必对此感到失望。
施泰因迈尔说,必须确定伊朗是否真的准备朝“正确方向”行动,是否真的准备放弃所有旨在制造核武器的研发活动,这“依然是个问题”,而这是判断未来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唯一标准。
据报道,美伊等国21日着重就美方提出的一个框架性文件或新建议展开磋商,力图打破僵局,锁定谈判成果,就一些原则性问题达成共识。
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