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最容易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本病变形式是粥样斑块,而其最主要的成分是“坏胆固醇”。当高血糖这个“先锋部队”破坏了血管内皮保护层,血管壁等于“城门洞开”,血液中过多的“坏胆固醇”就会透过被破坏的血管内皮,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最终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在国际上,胆固醇管理已经成为糖尿病标准治疗的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外,还要严格地控制胆固醇水平、控制高血压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这些综合治疗共同起作用才能有效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并改善生活质量。
邹大进教授归纳了糖尿病人控制胆固醇的“三大纪律”,包括:
一、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坏胆固醇”: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伴有1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等)的糖尿病人,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按照这个标准,大约80%的糖尿病人需要启动他汀治疗。
二、使“坏胆固醇”降至合理的目标:糖尿病未得冠心病时,LDL-C需降至低于2.6mmol/L,因为降至这一水平时,不会形成新的斑块;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有斑块形成时,LDL-C必须降至1.8mmol/L以下,因为降至这一数值时可以缩小斑块体积,从而打破高LDL-C→斑块增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恶性循环。
三、长期用药,不可在血脂达标后随意停药:由于人体内约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人体自行合成,LDL-C升高绝大多数都是内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所以靠减少胆固醇摄入或者减肥控制血糖都无济于事,规范用药才能降低LDL-C。控制达标后,一旦停药,LDL-C又会升高,血管的损坏将重新开始,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
糖尿病人在遵守“三大纪律”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例如服用他汀类药时要注意剂量以及定期监测肝功能,除了“坏胆固醇”外再定期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