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尿病“三大纪律”管牢“坏胆固醇”
虞睿
  临床数据显示,每10位糖尿病人中约有7位最终死于冠心病和脑中风。糖尿病患者在同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水平下,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胆固醇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预测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最危险因素,其重要程度不在血糖因素之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呼吁,糖尿病患者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应重视胆固醇管理,积极采取降胆固醇治疗措施,切实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人最容易发生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本病变形式是粥样斑块,而其最主要的成分是“坏胆固醇”。当高血糖这个“先锋部队”破坏了血管内皮保护层,血管壁等于“城门洞开”,血液中过多的“坏胆固醇”就会透过被破坏的血管内皮,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最终引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在国际上,胆固醇管理已经成为糖尿病标准治疗的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外,还要严格地控制胆固醇水平、控制高血压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这些综合治疗共同起作用才能有效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并改善生活质量。

  邹大进教授归纳了糖尿病人控制胆固醇的“三大纪律”,包括:

  一、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坏胆固醇”: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伴有1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等)的糖尿病人,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按照这个标准,大约80%的糖尿病人需要启动他汀治疗。

  二、使“坏胆固醇”降至合理的目标:糖尿病未得冠心病时,LDL-C需降至低于2.6mmol/L,因为降至这一水平时,不会形成新的斑块;当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有斑块形成时,LDL-C必须降至1.8mmol/L以下,因为降至这一数值时可以缩小斑块体积,从而打破高LDL-C→斑块增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恶性循环。

  三、长期用药,不可在血脂达标后随意停药:由于人体内约三分之二的胆固醇是人体自行合成,LDL-C升高绝大多数都是内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所以靠减少胆固醇摄入或者减肥控制血糖都无济于事,规范用药才能降低LDL-C。控制达标后,一旦停药,LDL-C又会升高,血管的损坏将重新开始,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停药。

  糖尿病人在遵守“三大纪律”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事项,例如服用他汀类药时要注意剂量以及定期监测肝功能,除了“坏胆固醇”外再定期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虞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健康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0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射频消融治疗肿瘤大显身手
糖尿病“三大纪律”管牢“坏胆固醇”
恶性胸水患者如何自我调理
慢阻肺急性发作加快肺功能衰退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糖尿病“三大纪律”管牢“坏胆固醇” 2014-11-24 2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