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国产手表逆势增长中仍有瓶颈~~~
国产手表逆势增长中仍有瓶颈~~~
国产手表逆势增长中仍有瓶颈~~~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产手表逆势增长中仍有瓶颈
中国表缺“中国芯”
张钰芸
  本报讯 (记者 张钰芸)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奢侈品,到如今瞄准年轻人的入门级选择,国产手表走过了一条从辉煌到没落又重新出发的道路。记者昨天从上海钟表行业年会上获悉,全球经济下行和限制“三公消费”使得进口高档表销量下滑,国产品牌却全线逆势上升。但国产手表仍有“成长的烦恼”,其机芯制造能力远不如国外厂商,至今尚无国产手表百分之百使用“中国芯”。

  “几万元一只的手表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额都普遍下降,但与此同时,国产品牌却在全线上升,已经连续两三年获得了平均20%到30%的增长。”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钟表商业企业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方平告诉记者,中国手表市场的两极分化正在加剧。

  “我们做过市场调查,3万元以上的手表有40%是作为礼品消费的,受到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目前这一块下滑厉害。”飞亚达品牌总经理杜熙表示,国产品牌受此影响非常小,诸如飞亚达有20%的手表也是礼品消费,但主要是亲友或恋人间的赠送,即使是万元级手表,也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而随着高端消费泡沫挤净,自用需求将继续增长。

  不过,尽管国产手表出现了逆势增长,却仍旧处于痛苦的转型期。方平表示,目前国内有两三百个手表品牌,其中成功的国产品牌只有约20个,不到10%。而从市场占有率来看,4000元以下的手表由国产品牌主导,进入4000元到10000元的国产品牌很有限,10000万以上的手表却是瑞士表的天下。

  “国内手表文化尚未培养起来,从众心理非常明显,对一个手表的判断就是品牌和价格。”不过方平指出,国产手表“技不如人”也是重要原因。“上世纪50年代,我们能造出性能不错的全国产的手表,但由于体制落后,在改革开放后流失了大量人才,造成技术停滞。如今没有一个厂商能够生产稳定的国产机芯。”他说,国产手表厂能够生产出5个完美的机芯,但要做5万个就不行了,无法保证质量稳定,因此绝大多数国产手表的机芯都进口自国外,至今没有一个国产品牌可以保证百分之百“中国制造”。此外,生产机芯的部分原料也必须从国外进口,比方说游丝,因为没有这个工艺,只能进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健康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0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复建上海街钟提案盼政府“点赞”
中国表缺“中国芯”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中国表缺“中国芯” 2014-11-24 2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