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者肖先生碰到推销,说1.5万元可承包一大型项目工地的食堂。对方还带他去绿城玫瑰园工地看。巨大的利润诱惑让肖先生失去了警惕,很快向一名自称该工地项目经理的李姓男子付了“承包金”。不久,他发现该工地已有人在经营食堂,根本没那李经理。
记者从闵行警方了解到,肖先生遭遇并非个例。从今年7月到10月,一团伙冒充多个大型项目施工方的“特殊身份”共成功实施诈骗3起,骗取钱财85000元。目前,该团伙4人均因涉嫌诈骗罪被闵行警方刑事拘留。
警方介绍,今年7月,犯罪嫌疑人张某在一家工地干活时听同事说,承包工地食堂很赚钱,很多人抢着要承包。于是他伙同杨某、李某、杜某三人,冒充大型项目工地施工方,以外包工地食堂的名义,寻找承包商并骗取定金。团伙分工明确:张某负责物色承包商,杨某带领看“工地”,李某冒充工地负责人,在饭店与承包商签合同收定金;杜某扮演李某的司机。一旦诈骗成功,他们便迅速转移阵地,让被害人难以寻找。
闵行警方提醒,不要被各种超低价格的“优惠”蒙蔽双眼,不管是购物消费,还是生意合作,都应保持警惕。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