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言的变化得感谢一位长者——吴永祥。今年已经76岁的吴老师是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志愿辅导员。今天,一场“吴永祥先进事迹报告会”,向人们讲述了这位被誉为“金山农村艺术教育的发端人”的故事。
民艺之乡有他心血
在现在的山阳镇户籍人口中,每4人里就有1人曾经学过民乐,该镇也因此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镇上许多人都知道,在这个“山阳现象”的背后,有着吴永祥付出的巨大心血,因为,镇上很多人都是跟着吴老师学会乐器的。
今年,金山区高考头名刘思远、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的高考头名葛艺圆,都是吴老师的学生。两人来山阳中学时,也都是什么乐器都不会,经过三年的艺术熏陶,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艺术素养也全面提升。
数学老师结缘艺术
吴老师在退休前其实教的是数学,但他一直很重视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以及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人这样评价他:“一个数学老师,数学可以教得很好,乐器也可以练得很有水准,因为教育是相通的;培养人的聪明头脑有方,培育人的情趣境界有艺,因为育人是相通的;上讲台是‘教坛一秀’,搞音乐是‘艺林奇葩’,因为奉献是相融的……”
力推年轻教师接班
今年3月20日,本报以《大吴老师的乡校乐队桃李芬芳》为题,率先报道了吴永祥的事迹。如今,山阳中学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越来越出名了,但是,学校又陷入了新的烦恼——少年宫成立两年多来,师资力量短缺与素质提升仍是难题。“像我们这样一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很难引进高水品的艺术教师。”山阳中学原副校长赵建芳说,“大吴老师已是古稀之年,真希望年轻的老师快些接过吴老师的班,把山阳中学的民乐特色持续发展下去。”
今年24岁的赵楚怡,初中时是大吴老师的学生,2013年6月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后回母校任教。她的到来,让大吴老师看到了希望。现在,赵楚怡在教政治学科的同时还带艺训,就像当年大吴老师带着她学习二胡一样,她要把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乡村孩子。在大吴老师工作室,吴永祥站在赵楚怡的身后,静静地看着她带着学生们排练。有时候,他也会提点建议。吴永祥将她慢慢推到了艺教的前台,他说:“从1960年工作算起,我在山阳已经度过了54个年头。再不抓紧把年轻人推出来,我就真没办法退下来。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在于教会学生。把年轻教师带得更加成熟一些,我才会觉得心安。”
今年8月15日,吴永祥给山阳中学暑期爱心民乐班上完了最后一堂课。但如今,他仍坚持每周到学校走走看看,特别是对于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艺术活动,他更是一如既往地倾注着爱心。同时,他还在寻觅着更多愿意长久献身乡村艺术教育的接班人。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