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崇明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出岛务工,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崇明县总工会在宝山区成立了崇明县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站,创新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形式,探索输出地与用人单位直管、联管的会籍管理模式,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并联合县相关部门与市交港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在沪崇明“的哥”会籍已基本转移到各大出租汽车公司,合法权益有了保障。在崇明县总工会的助推下,2010年,近1.7万名崇明农村户口的出租车驾驶员参加了新农合;2011年,各出租汽车公司按规定为崇明“的哥”缴纳了大城镇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2013年,崇明农村户籍“的哥”得以纳入公租房申请对象范围,缓解了他们的住房难、租房贵问题。
在崇明县教育局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服务站协助解决了6954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为4288人次进城务工人员及家属组织了各类培训89期。今年,为打造崇明“的嫂”家政服务品牌,崇明县总工会联合县妇联、市、县开放大学,组织了家政服务管理专业大专班,目前有44名学员参加学习。
【相关链接】
“的哥”代表自述
我叫黄胜,来自强生公司,也是服务站的一名志愿者,负责宝山共富区域联络工作。16年前,我和所有的崇明“的哥”一样,带着美好的梦想举家来到上海。刚来时两眼一抹黑,东南西北分不清,连租房地址都搞不准,不会讲上海话,普通话又说不好,常常被上海乘客笑话。
2007年夏天,服务站来我们公司慰问,当我从施阿姨站长手里接过毛巾时,第一次感受到了家乡人的关怀。2011年,我妻子生病住院,家庭经济困难,服务站第一时间上门慰问。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
“的姐”代表自述
大家好!我叫黄峰波,是巾帼班组成员。我们班组成立于2007年3月,平均年龄45岁,都是来自崇明的“的姐”,每月20日早上7时到9时”,我们按时在南京路为周边居民义务服务。现在我们的队伍日益庞大,从12名发展到现在的30多名成员。
今年是我们“巾帼班组”建组7周年,7年来我们风雨无阻、按时服务。我们开设了“理发、剪指甲、量血压、称体重、洗眼镜”等项目,这些贴心的项目大受老人们的欢迎,摊位前经常排起长队,听说南京路上有这么一群“崇明女儿”为大家免费服务,连远在浦东和崇明的老人都慕名而来。
我们的班长是杨丽娟,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和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爱心结对,孩子们称我们是“最美妈妈”;我们和市未成年管教所的失足青年帮教结对,通过书信来往和见面谈心,鼓励她们好好做人。我们用爱心与真情回报社会,我们和“的哥”们在大上海展现崇明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