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60年前,法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80万大军,企图保住北非殖民地——~~~
60年前,法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80万大军,企图保住北非殖民地——~~~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60年前,法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80万大军,企图保住北非殖民地——
八年抗战:阿尔及利亚赢得独立
毕晓普
■ 法军士兵在阿尔及利亚镇压独立运动
  1954年11月1日凌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在西起奥兰地区东至奥雷斯地区的阿尔及利亚谷地,同时对30多个法国殖民政府的目标进行了袭击。从而揭开了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战争的序幕。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法国殖民军,阿尔及利亚人拿出19世纪第一次抗法斗争的勇气,通过长达八年的游击战争,终于夺回了失去近百年的独立与自由。

  战前态势

  19世纪中叶,法国征服了阿尔及利亚,将其变成原料基地和战略大后方。二战期间,为了与轴心国作战,法国曾向阿尔及利亚人许诺,只要帮助法国赢得战争胜利,就允许其独立。二战结束后,法国如愿以偿地成为战胜国,但急于修补战争创伤的法国不仅没有履行承诺,反而变本加厉地压榨阿尔及利亚人民。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阿尔及利亚各地的爱国者在1954年3月秘密建立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开战后改名为民族解放阵线),建立游击武装,确定当年11月在法国殖民统治相对薄弱的君士坦丁省发动大起义,尔后夺取战略要地奥雷斯山,再向全国发展。以布迈丁、本·贝拉为首的独立领袖以19世纪反法名将阿卜杜拉·卡德尔为榜样,强调“不能学会使用武器的人只配当奴隶”,并积极吸收曾在二战期间参加法军的阿尔及利亚老兵,他们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能更有效地与强大的敌人战斗。

  战争进程

  1954年11月1日,拥有三四千人马的游击队战斗群突然对40余座法国殖民政府的警察局、宪兵队哨所、工厂和通信枢纽等展开袭击,尤其在奥雷斯山区,起义者迅速肃清了殖民据点,本·贝拉打出民族解放阵线和民族解放军的旗号,宣告民族解放战争正式打响。

  阿尔及利亚突然爆发独立革命,使当时忙于从越南殖民地抽身的法国政府感到非常意外。刚刚在越南游击队手中吃了大亏的法国政府急于挽回面子,时任法国总理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向内阁和国民议会明确表示:“我们为越南打了八年战争,够了,但为了阿尔及利亚,我们可以战斗到最后一刻。”随后,法国从本土和科西嘉岛紧急抽调7万大军和飞机、装甲车等重武器赶赴阿尔及利亚参战。

  为了瓦解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的群众基础,法国军队大肆烧毁村庄,并将大批阿尔及利亚百姓赶进集中营。

  尽管法军的围剿异常凶残,但阿尔及利亚爱国者仍然掌握着主动权,民族解放军宣布把全国划分为6个军区,实施“全民抗战”。游击队以小股作战为主,利用法军“拉网”战术导致局部兵力不足的弱点,通过灵活用兵,屡屡打击法军防守虚弱的后方兵站,而当地民众也为游击武装提供了粮食、物资和情报。

  恼羞成怒的法军大肆抓捕起义者亲属,用威胁枪决或推上战场当“人盾”等方式逼迫游击武装投降。但武装反抗行动依然此起彼伏,民族解放军还与突尼斯、摩洛哥等先行独立的阿拉伯邻国建立联系,获取武器和人员的支援。

  至1955年夏,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的人员规模发展到1.5万人,此外还有约10万人规模的“辅助支队”(类似于地方民兵,由同情和支持独立斗争的民众组成,一旦民族解放军和法军在他们的家乡发生交战,他们会自觉担负通信、补给、警戒等任务)。

  从那时起,武装斗争遍及整个阿尔及利亚北部,游击武装每月在法国占领的中心城市发起200余次破坏行动,令殖民当局焦头烂额,游击队战士自豪地说:“白天,我们控制了半个阿尔及利亚,而月亮升起后,整个国家都是我们的。”

  到1956年初,法国投入阿尔及利亚的部队增至40万人,还有将近10万人的宪兵分队和10万武装侨民。按照法军在越南作战的经验教训,法军围剿部队调用了大量安装迫击炮的卡车或中型吉普车,并为6800余辆汽车安装装甲,使这些车辆成为沿公路巡逻的“移动堡垒”。

  鉴于游击武装缺乏防空手段,法军大量动用航空兵实施侦察、空袭,轻型轰炸机、对地攻击机、直升机不间断地在抵抗组织活跃的区域上空盘旋。一旦发现重要目标,法军还会出动空降部队实施“斩首”。

  另一方面,由于前期军事斗争顺利,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希望以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尽快结束法国的殖民统治。于是,民族解放军改组指挥体制,试图发动营团级规模的“正规战”,同时新组建绰号“菲达伊”(意为“敢死队员”)的特种分队,在法占区秘密行动。

  1957年1月,民族解放军位于阿尔及尔自治区的部队(约4500人)发起著名的“城市战役”,力图使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中心陷入瘫痪,从而引起世界注意。可是,法军闻到风声,事先调集8万精兵,在阿尔及尔城外围布设大片铁丝网,将城内划分为若干区、地段、街区甚至住宅隔离区,使每个市民都处于法国当局严密监控之下。

  法国殖民当局还规定戒严时间,每个区都设有军事哨所,并驻扎约一个连的别动队,防止起义者渗透。为了断绝起义者的食品供应,法国人执行食品供应证制度,而且所有在市场上售卖的牲畜都被打上烙印。一旦发现起义者的网点,法军还采取“方块”战术(对指定区域实施彻底清剿)和“多米诺骨牌”战术(对一系列相邻区域实施彻底清剿)进行大规模搜捕。从1957年1月20日至2月8日,250多名反抗军指挥员、菲达伊及500余名支持独立运动的民众被杀。

  “正规战”带来的惨痛损失让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的武装力量重回游击时代。这也迫使法国持续向“阿尔及利亚泥潭”投放巨大的人力物力。1958年初,法军在摩阿、突阿边境构筑全长600千米的莫里沙防线,所有靠近边境的居民被强制迁至法军控制的“迁居营”,法军司令部企图以这种方法将游击武装与民众隔离开来。然而,游击队频频突破莫里沙防线,袭击法军据点,这种“囚笼政策”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

  随着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法国国内民众对战争的厌恶日益加剧。1958年6月1日,法国的二战英雄戴高乐复出重组新政府。他起初仍幻想用军事手段压服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当年底,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驻军增至80万人,戴高乐还批准了军方的“沙利计划”,试图用半年时间歼灭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的主要力量。可是,戴高乐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用娴熟的游击战术,将这片土地变成殖民军的坟茔。

  战争结局

  在国际社会和阿拉伯世界的持续援助下,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得到改善,同时法国占领区的示威、罢工等运动此起彼伏。1959年10月,认清形势的戴高乐承认阿尔及利亚拥有自决权。1962年3月,法国与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署协议,法国承认民族解放阵线为“合法新政治组织”,阿尔及利亚人民可以通过投票决定是否独立。

  在持续93个月的战争中,法军共损失11.2万人(战死2.5万人),战争费用超过3.5万亿法郎。民族解放军伤亡约20万人,阿尔及利亚平民伤亡约60万人,200余万人被赶入“迁居营”。    毕晓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图视绘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目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连载
   第A30版:阅读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演出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8版:专版
哈勒欣河战役:苏军装甲车痛击日军
八年抗战:阿尔及利亚赢得独立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八年抗战:阿尔及利亚赢得独立 2014-12-18 2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