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是有钱就能补
一到冬天,各种膏方和补药就成了热销品,价钱越贵卖得越好。事实上,真正有效的保健食品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多,市消保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受理保健品投诉达761件,问题集中在商家夸大宣传、巧立名目、名不副实。
对此,市消保委指出,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共27项,如“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等,超出范围不属于国家食药监局认可的保健食品。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须认准蓝帽子样标志、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也可至国家食药监局官方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疗效”、“速效”不可信,消费者如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至于膏方进补是不是越贵的药材越好?俗话说,“药症相符,大黄亦补;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由此可见,药无贵贱,对症即行。冬令进补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补其不足,贵在平衡,并不是什么最贵就最好。像大枣、桂圆、枸杞,价格不贵却营养丰富、效果较好,是大家公认的“补益三宝”。
2 进补要分门别类
“药补不如食补”的道理常被大家提起,但是并是不所有人都可以仅靠食补就达到进补的目的。
对健康人来说,冬令进补可多吃温性、热性的食物,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除了日常食用的米面豆类及各种蔬菜水果,还可以多吃些羊肉、牛肉等热量足的肉类。在炖羊肉的时候,如果搭配上当归、黄芪,既补气又补血,对那些冬天怕冷、手脚冰冷、容易感冒的人特别有好处。另外,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等食品,也有益于增强体质,可以让人不那么怕冷。
对于中老年人,以及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冬天除了需要食补,还可以考虑搭配药补。对于药补,很多人弄不清单方好还是复方好。单方,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方子上单用一味药,主要针对某一个需求而进补,而复方可以为个体提供特定的进补方案,以达到最大收益。不过,药补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根据药性自行拼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