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攀比“开心”
乐梦融
  乐梦融

  忙了一天到家,听到如下对话:“妈妈对不起,今天我在幼儿园吃饭又是最后一名。”“没事没事,妈妈相信你好棒的!”对,这位妈妈,和当年那个说“我的儿子必须保三争一”的女士是同一人。

  我们每一个,都有那么数十年为了排名苦苦挣扎,大概也都经历过红榜白榜,经历过快班慢班,经历过老师拿着考卷按照名次分发的学生时代……第一名第二名还是最后一名倒数第二名,构筑了青春期所有的尊严与耻辱。

  这样被视作理所当然、实则激进的价值观,到底还是在自己有了一个各方面指数与表现均平平凡凡的小男生之后,呼啦啦地塌陷了:人家会背秦时明月汉时关又怎么样啊,我们家小孩天天都很高兴啊;人家会对妈妈说“Merry Christmas”又怎么样啊,我们家儿子会偷吃藏得很好的葡萄干;甚至还在老一辈指摘时,说出了“我现在通宵复习玩命考个研究生文凭,就是为了我儿以后不用通宵复习玩命考个研究生文凭”这样导向性错误的气话来。

  不去早教,因为不希望当他回首童年时会因为虚度光阴天天上课而懊恼悔恨;不攻英语,因为没有人可以证明人生的幸福感与词汇量有直接的关系;以后也不必进名校,因为生长在那些说完“没复习啊要挂了啊”扭头就考满分的超优生之中,人很难不对自己平凡的智力产生深度自责;更不必名垂青史,因为那些能在史书上签到的人大多得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理论上说,一个男孩子,小时候不尖叫、不奔跑,懂得礼仪、好学多问、进退得宜;一个男人,最重要是正直、坚强、乐观、有爱、感恩——至于其他虚名假利,心若高飞,应不必计较那些留在地上的痕迹。

  喜欢马兆骏的《第二名也无所谓》这首歌,他唱道:“大家都想得第一,你到底累不累,第二名也无所谓,人尽其责,问心无愧”,当父母的还仅存一丝“攀比”,那么,应该是希望小朋友的人生,活得比大多数人开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文化新闻
   第A23版:演出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家装之窗
   第A3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法谭
   第A34版:新民法谭
   第A35版:新民法谭
   第A36版:上海新城区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阅读/连载
   第A40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海归心声
   第B04版:公司探营/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08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探秘创新中心
   第B10版:探秘创新中心/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探秘创新中心
   第B12版:探秘创新中心/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探秘创新中心
   第B14版:探秘创新中心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探秘创新中心
   第B16版:探秘创新中心/陆家嘴金融城
科技创新:新常态中新共识
Plaza之辩
攀比“开心”
好脾气为何被关在家里
收费“新”招
如何刹住个人信息安全恶化之势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攀比“开心” 2014-12-19 2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