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农场分局成立5周年。记者实地探访了上海域外农场民警,感受了他们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无私奉献,维护了上海飞地的平安。
居民们眼中的“好小囡”
每天清晨,上海农场分局黄山所的民警李彬都会在小镇逛一圈,到居民家中坐坐,和老人们聊聊天。相比市区忙碌不停的派出所民警,在黄山所最常态的工作就是“没事”。自黄山所成立以来,辖区仅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
黄山农场居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农场里的所有居民都认识李彬,每天都能看到他在街上转悠。李彬看到他们都会打招呼,问她们家里的情况,甚至家里东西坏了都会帮忙修。“小伙子工作认真负责,是个好小囡。”孙女士对李彬的工作赞不绝口。
对农场情况了如指掌,就能在关键时候起到作用。有一次大雪封山,李彬发现一位独居老人很久没有出门,于是冒雪上门去探望,发现老人身患重病出不了门,几乎就要断粮,李彬连忙帮其采购生活物资并帮助他去医院看病,老人事后感激地说,如果不是李彬细心负责的工作,他很可能连命都没有了。
爸爸从手机里“跳”出来
因为地处外地,农场分局的民警们一个月只能回家2次。因此对家人的亏欠,是民警们心中的无奈。
安徽黄山练江所的民警黄松,刚当上爸爸不久。他告诉记者,一次他回到家里想抱抱女儿,结果孩子看到他吓的哇哇大哭,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他每次回市区休息,都把时间留给家人,宁可自己累一点,也要尽量弥补对家人的亏欠。
蔡轶是海丰农场派出所警长,在所里的年轻人中他是第一个做父亲的。有一次他2岁的孩子对他说:“爸爸总是星期一跳到手机里面变成警察叔叔,2个星期后,警察叔叔又从手机里跳出来变成爸爸。”原来,蔡轶每天晚上都要跟爱人儿子通过手机视频聊天,当时穿着警服,所以儿子就以为爸爸跳到手机里变成警察叔叔了。2周后,他从域外回上海,儿子就以为警察叔叔又从手机里跳出来变成爸爸回家了。蔡轶听后哈哈大笑,但笑着笑着又沉默了,心中百味杂陈。
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
远离家人朋友,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每天处理琐碎繁杂的小事,这样的工作有意义吗?但民警们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守土有责,必须有人坚守。
上农所民警陆磊帆考虑到辖区老年人众多,为了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他积极探索并与农场综治办进行沟通,组织社区民警对每一个居委会进行防范宣传,许多居民收到各类诈骗电话,向陆磊帆询问,陆磊帆已答复各类咨询电话16个,避免居民遭受损失。
抓得住坏人、帮得了老人,耐得住寂寞、哄得了媳妇……这就是上海农场分局民警们的缩影。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