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换了一身装束
燕子独自走向医院大门。老方明天一早就出发。Steve到现在仍无回复。燕子不担心实地调查成本太高,大不了把自己的时间分给老方。至于燕子的奖金,即便再多,老谭也未必稀罕。十二点半了。老谭一定还在家赌气。不然不会没再打电话来。燕子掏出手机。没有未接来电,却有个未读短信,来自133035×××33:“还不赶快回家?不是提醒你好多次了?太晚了不安全!”安静了一天,今晚怎么突然又来了?
医院走廊里没人,也没声音。除了燕子自己的脚步声。医院的大门已在眼前。燕子加快脚步,走进露天停车场。停车场昏暗而空旷,两三盏并不明亮的路灯,在寒风中瑟瑟发着白光。燕子快跑几步,来到宝马车跟前,正要按下遥控器,黑暗中突然闪出一个人影,挡在燕子面前。燕子失声尖叫。“做什么?我是鬼吗?围上!”老谭把一条毛茸茸的大围巾,披在燕子肩上。
下午四点,老方抵达万沅县梨山镇。梨山镇并不大,解放路笔直穿过小镇中央。而万沅机械厂,就坐落在小镇边上。工厂大门果然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万沅机械厂”,另一块是“大同永鑫煤炭机械有限公司”。工厂占地不小,有些灰色和红色的砖楼,起码三四十年了。工厂大门大开着,有不少工人进出。门边有个保安室,里面只有一个保安,并不盘查进厂的人。大门外很繁华,遍布饭馆和小店,行人如织,很适合发展线人。
老方找好住处,再回到工厂大门。五六点的光景,天色渐暗。老方径直走进路边的一家小超市,站在靠窗的货架前挑选饮料。过不多久,厂门口热闹起来,走出一群工人,刚刚下班的样子。不少工人走进一家小饭馆。老方把手中的绿茶结了账,又到报摊买了一份报纸,随后也走进饭馆,找了个空座位坐下。点了啤酒和小菜,边吃边看报纸。工人们分坐几桌,各聊各的话题,偶尔有几句跟工厂相关,都逃不过老方的耳朵。
两个多小时之后,天黑透了。工人们陆续结账走人,只剩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工,喝着最后一口啤酒。老方笑眯眯坐过去:“这位大哥,自己一个人喝酒呢?” “你是谁?”那工人略带醉意。“我啊,嘿嘿!我来梨山镇出差的,跟你打听点儿事儿?”“你要打听啥?”老方抬手招呼老板娘:“给来瓶山西大曲,再来两盘炒菜!”工人抬手要拦,老方笑道:“嗨!就两口酒,有啥了不起的,咱回去能报销!”工人说:“你要打听啥?要帮不上忙,可不敢喝你的酒。”“大哥,您在厂子里干几年了?”“二十年了。”“您干的是啥工种?”“车铣刨磨,咱全干过。”“嘿!巧了!”老方喜道,“大哥,不瞒您说,我从张家口过来的,我们那边新建了一个机械厂,专门做矿山机械的,想找几个有经验的老师傅,过去带带年轻的,您帮得上忙不?”那工人想了想:“多少钱?管住不?”“每月两千,包吃包住,年底分红。”
老工人低头琢磨。大曲上了桌。老方斟满了酒,送到工人面前:“来来,大哥,不管成不成,先干一杯!不成的话,您帮我介绍别人,我们公司给您介绍费!” 那工人拿起酒杯:“这条件还有的谈么?”“有啊,大哥,要不然,您先跟我聊聊,您现在在厂子里都干些啥,待遇咋样?”一个半小时之后,老方回到旅馆,把老工人的话记在笔记本上。
第二天中午,老方再次来到工厂门口。这回他换了一身装束。黑色咔叽布夹克,金丝边的眼镜。今天他要扮演省民政局扶贫办的科员,来梨山镇调查退休工人的生活状况。据昨晚那位老工人说,梨山镇的下岗工人可不少,机械厂一年多前破产重组,只留下一些最骨干的工人,其他都是新招的合同工。下岗工人只得到微薄的补偿,不少人都生活困难。以扶贫办的科员身份,走访几位下岗工人,想必能了解更多机械厂的情况。
老方再次径直走进杂货店。午饭时间,有不少工人进出厂门。正如老方所料,工厂周日也在生产。老方买了一瓶矿泉水,从商店里走出来,正打算上前去找人搭讪,面前突然闪出两个身穿皮衣的男人。其中一个说:“身份证给我看看。”“呵呵,有什么事儿吗?兄弟?”老方满脸堆笑。“我们是警察。你配合点,把身份证拿出来!”老方掏出身份证,递给其中一人:“出差路过,来看看朋友。呵呵。”那人接过身份证看了一眼,递给同伴。两人互相点点头。其中一人对老方说:“方先生,跟我们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