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表示,过去的两周里,被动股票分级基金B类份额二级市场价格平均涨幅达到40.76%,远超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9.50%。场内规模增加约280亿元,整体溢价率由5.6%降至0.48%。凭借诱人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很多新近投资者的介入。但在上周,部分B类份额的价格出现了与标的指数相反的走势,很多跟风买入B类的投资者损失惨重。B类份额应该与指数正相关并呈杠杆倍数变动的啊,难道杠杆失灵了?
马君认为,杠杆当然没有失灵,在衍生品稀缺的A股市场,B类份额先天所带的杠杆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快速调整β的工具,这也是B类份额的魅力所在。但是,影响B类份额的二级市场价格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价格杠杆。这一指标在包含了净值杠杆的同时考虑了折溢价的因素。因为,往往较高的净值也对应着较高的溢价水平,有时过高的溢价甚至会透支反弹收益,因此,价格杠杆对投资的实际参考意义更为重要。
马君表示,本轮行情中出现的B类份额价格下跌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套利资金的抛压,导致出现了净值上涨而价格下跌的情况。
分级B类的狂欢就此结束了吗?马君认为,答案或许并没有那么悲观。对投资者来说,选择B类份额时,首先要了解所投资的标的,其跟踪的指数特征、净值杠杆、价格杠杆、融资成本、流动性以及整体折溢价率等;其次,根据这些指标来选择适合的产品、适合的交易时机。能在行情中稳执牛耳当然最为理想,但往往抓住热点非常困难,难免踏空和高位建仓的风险。因此,如果看好长期牛市,不妨选择更为稳健的宽基指数。
马君还以数据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过去两周中,作为规模最大的杠杆基金,银华锐进累计涨幅达29.81%,在交易活跃的分级B类中居前三,超越了很多前期爆炒的行业分级。究其原因,银华锐进大多数时间处于整体折价状态,价格杠杆高达2.181倍,其平均14.53亿日均成交保证其充分的流动性,可谓是本轮行情中,难见的B类“价值洼地”。 佑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