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生今年59岁,受高度近视困扰30多年,两眼都是超高度近视,右眼3000度,左眼也有2000多度。近年来,随着白内障程度日益加重,即使凑到鼻子前看东西也不清楚,濒于失明。余先生曾到沪上多家医院专科求治,但检查结果却令人失望,因近视度数过高,白内障已发展近乎黑色,手术风险很大,手术效果难以估计;况且检查中被告知右眼周边角膜变性变薄,伴有大散光,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疗效的不确定性。
然而,复明的强烈愿望使余先生不甘放弃治疗,半年前,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来到我院眼科,我们为他施行了右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用了最大限度降低近视度数的人工晶体。尽管角膜散光无法去除,但白内障去除后,近视度数降到250度,看近已无需戴眼镜,裸眼视力达到0.4。手术成功。两周以后,余先生另一超高度近视伴白内障的眼睛也做了同样的手术,同样很成功,矫正视力达到0.8!而今,余先生摘掉了厚厚的“啤酒瓶底”。
年近半百的闻女士,由于一眼近视近千度,两眼近视相差600多度,没法配镜,这一眼睛已形同虚设。前不久,她到我处接受了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手术预留了350度近视,术后两眼视物达到了平衡,术眼矫正视力0.8!
超高度近视是指屈光度大于-9.0DS的近视状态。患者往往并发白内障,存在病理性近视,伴有眼轴的延长和眼基质的改变,表现为颞侧弧形斑、色素上皮变薄、豹纹状眼底、Fuch斑、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眼底改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超高度近视的矫治,已经有了准分子或飞秒激光角膜切削术、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等选择。而对于五十岁以上乃至四十岁以上的患者,眼的调节力逐渐走下坡路,白内障日渐显现,何种手术更为合适呢?
近年来,超声乳化手术日益成熟,手术切口甚至缩小至1.8mm,手术并发症进一步减少,手术预期大大增加。并且,为满足各类人群对视觉质量的不同需求,单焦、多焦、矫正散光的环曲面以及夜间视力更佳的非球面等多款人工晶体应运而生,增加了这一术式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相对于激光手术因切削过多的角膜组织造成不可逆的角膜变薄而引发角膜扩张,以及有晶体眼手术可能产生白内障、青光眼等潜在并发症可能,笔者认为,对于四十岁以上高度或超高度患者而言,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和预期性更有其优势,远期效果更值得期待。
部分患者因担心术后视力不佳而不愿选择手术,其实大可不必。高度近视患者固然会因并发眼底多种病变而使术后视力不如常人,但也不尽然。何况,人工晶体带来视觉质量改善非镜片所能比拟;人工晶体的多重选择,使得手术者可以做到“量体裁衣”,术前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人群视远和视近需要;对于伴有白内障的患者,手术更是一举两得。对于两眼度数相差很大的高度近视也可通过这一手术加以解决,达到双眼视物平衡,大大减少视物重影和疲劳感。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周二上午特需门诊,周三、周四下午和周五上午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