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座教堂,布拉格附近的小镇库特纳霍拉,绝无可能进入我们的行程。一位十九世纪的木刻师傅,用几百年前人的尸骨,拼摆出自己的名字,将其镶嵌在墙上以昭告天下。因为,这座用无数根人骨装饰起来的教堂,是他的杰作。他叫灵特。
相传在1278年,教堂的前身是修道院,院长受国王委托,曾经前往耶路撒冷,带回来一杯圣土。从此,许多虔诚的信徒就盼望,自己死后能埋葬在这教堂里,魂归圣土。日积月累,教堂里葬下了众多的信徒。后来,在多次的瘟疫中遭遇不幸的人们,也落土于此。这就为灵特的人骨艺术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中国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把尸骨翻出来,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同行中有的人就表示不进这教堂了,阴气太重。这时,我从小受的唯物主义教育起了作用。我随多数人进入教堂。用人骨做的艺术品琳琅满目,从巨大的吊灯,到精细的烛台,无一不用人骨制造。似乎这些艺术品在向我们表明,这样做,并不违反基督教的教义。神父们关心的是,这些逝者的灵魂已在圣土中安息了。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我幡然醒悟,这座人骨教堂向世人展示出宇宙中最难以捉摸的一段距离。一端是灵魂,另一端是肉体。灵魂在上帝的眷顾下得到安息,而肉体中剩下的骨头装点着教堂。两者谁也不挨着谁。因此,肉体可以被雕刻,被摧残,被消灭,可是,却无人可以阻止灵魂去追求安息。灵魂属于上帝眷顾的范围。从这点上说,灵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善良的灵魂属于圣土,归于天堂。而邪恶的灵魂,上帝也自有安排。这是灵魂和肉体二者间的距离和区别。难怪佛也说肉体是个“臭皮囊”。
肉体和灵魂曾经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但那时,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肉体,而不是灵魂。肉体被华丽的衣衫包裹着,被金银珠宝装饰着,被美食大餐滋养着……人们不知疲倦地追求着肉体的安逸,很少有人关注自己的灵魂最终能否安息。直到看见生命之阳西下的霞光,人们才醒悟,灵魂的安息比什么都重要。
灵魂能否安息,只有自己和佛知道(当然上帝和真主也知道)。于是,就有了修道者。追求灵魂安息,任何宗教是没有异议的。从这点上说,任何宗教都可称为“灵魂安息教”。眼前的这座教堂就是对世俗者和修道者的提示。其实,提示的人,不仅有教堂。前辈们就说过莫伸手的话。只是苍蝇、老虎们当其耳边风。也许他们早该来人骨教堂。可惜了。真可谓是:灵魂肉体有距离,人骨教堂思考题。安逸莫追安息悟,随竿碧水一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