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怎么这么快
那时栾文民也不知道宋庆龄住在什么地方,只觉得和去卫生部原址的路线相同。过了卫生部不远,汽车在一座古建筑的大门口减慢了速度,门口站岗的警卫战士见到红旗牌轿车敬了个礼,就把大门打开了。
轿车长驱直入。时值秋天,透过车窗向外看,栾文民只见墙上长满的爬山虎的叶子大部分都变红了,非常好看。车再往前开了不远,又见一座大门,一个中等身材、面色红润、胖乎乎的中年男子正笑容可掬地站在大门口迎接着他们的到来。事后栾文民才知道,那中年男子名叫杜述周,是宋庆龄的警卫秘书。
轿车停下后,杜述周分别握了握栾文民等三人的手,然后带着他们进了客厅。稍作寒暄后,杜述周说道:“首长已在书房里等你们了。咱们上去吧。”说着,他便打前一路领着穿过客厅,上了二楼。
宋庆龄的书房在二楼,当栾文民他们沿着楼梯往上走时,想到马上就要见到久仰大名的“国母”时,栾文民不由感到一阵紧张和兴奋,心跳加快,两腿都有些发软了。
宋庆龄正端坐在书房里那张小床边的一张靠墙的椅子上,等候着栾文民他们的到来呢,见到顾承敏他们三人先后进屋,她微笑着站了起来。顾承敏首先把栾文民向她作了介绍:“首长,这是栾医生,北医毕业的。专长颌面外科。”“好,好。”宋庆龄听了,一边先后伸手向来人一一握手,一边笑容可掬地点了点头。
看着宋庆龄慈祥可亲的笑容,栾文民那紧张的情绪这才慢慢地平静了下来:“首长好!顾医生已经给我介绍了情况,先给您检查一下好吗?”宋庆龄点了点头:“好的。我坐在什么地方合适?”栾文民一指刚才宋庆龄坐过的那张椅子说道:“请您就坐在这里吧。”“好的。”于是,根据栾文民的指示,宋庆龄就坐在了采光较好的那张椅子上。经过短暂的交谈,这时,栾文民那紧张的心情已完全松弛了下来。他快速地戴上口罩,然后从出诊箱中取出检查器械,开始检查。一边的顾美珍则用手电为他照明。
摘下假牙,经检查,栾文民很快发现,宋庆龄的口腔疾病与他上午分析估计的完全相同,那粒呈黑色的硬块,正是牙龈下面一片牙齿的残片在作怪。于是,栾文民心中立时有了底,他笑着对宋庆龄说道:“请首长放心,没有大问题,只是过去留下的牙齿残片浮出了牙龈,拔掉就好了。”
宋庆龄听了顿时如释重负,不由高兴地问道:“好拔吗?”“好拔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但要做一点局部麻醉。您看……”说到这里,栾文民征询宋庆龄的意见。
宋庆龄听了,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在顾美珍的配合下,栾文民对宋庆龄的牙床发炎处进行了局部浸润麻醉,为确保麻醉的效果,他对宋庆龄的下齿槽神经进行了阻滞性麻醉。稍等片刻,估计麻醉效果发挥时,栾文民就请顾美珍用双手扶住宋庆龄的头部,然后自己用分离器分开牙龈,只轻轻一挺,残片就松动了,再用止血钳一夹,那牙齿残片就离开了牙龈。
“好了。”栾文民一边把拔下来的残牙片放在一边的托盘里,一边点了点头,顺手取下了口罩,冲宋庆龄微微一笑。
“好了?”宋庆龄好像感到很意外,“怎么这么快?我一点感觉也没有嘛!”“喏,已经出来了。”栾文民把盛有牙齿残片的托盘放到宋庆龄面前,请她检验。宋庆龄戴上老花镜,果真仔细地对托盘里看了看,还用镊子拨了拨:残片不大,比大米粒稍大一些。宋庆龄见了,不由开心地笑了。一边的顾承敏看了看手表,前后也不过用了两分钟。
顾承敏还要为宋庆龄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她就让栾文民和顾美珍先下楼去等候。这时,宋庆龄对一边的杜述周秘书说道:“栾医生头一次到这里来,你陪他们到园子里去转一转。顺便看看哪棵树上的果子熟了,摘一些送给栾医生他们拿回去。”栾文民听了,一边说着“不用了不用了”,一边和顾美珍一起先后与宋庆龄握手道别。宋庆龄连声表示感谢。
下楼以后,杜述周先吩咐工作人员去摘水果,然后陪着栾文民与顾美珍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