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能下,抒写辉煌
丘吉尔在二战中力挽狂澜,救大厦于将倾,为英国立下不世功勋。丘吉尔认为大有恩德于英国,因此对1945年7月开始的全国大选信心百倍、志在必得,就连斯大林、杜鲁门也认为丘吉尔的连选连任也只是时间问题。为此,他们将波茨坦会议专门休会两天,等候丘吉尔当选荣归。岂料,人算不如天算。由于丘吉尔在选举中定位不准,一方面过于强调自己在二战中的丰功伟绩,引起了选民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丘吉尔猛烈攻击竞争对手——工党,使自己由一个全国英明领袖沦为自私自利的党派利益维护者,让选民无法接受。而他的对手、工党领袖艾德礼选举策略有力有礼有节,丘吉尔渐处下风。7月26日,丘吉尔在大选中失败,辞去首相职务。这或许是丘吉尔一生中最无法接受的一次失败,以前的下台总有种种不得已的理由,这一次挽救了英伦三岛、处于人生最得意时却不得不黯然离去,丘吉尔心中“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但丘吉尔毕竟是丘吉尔,面对失利依然豁达大度。斯大林曾对丘吉尔说:“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你看我,谁敢罢免我!”丘吉尔淡淡回应:“我打仗就是保卫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利。”
1945年丘吉尔离开首相位置之时,已年过七旬,大多数人此时已安享晚年。但丘吉尔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绝不甘心以失败谢幕自己的政坛生涯。接下来几年里,丘吉尔三管齐下,一方面潜心研究形势,把握归期;另一方面利用休闲时间保养身体,有足够的本钱去革命;第三方面整顿保守党党务,扩大保守党的群众基础,增强保守党的凝聚力。丘吉尔终于等来了时机。1951年大选,当时工党的领导层大多老病交加,工党人心不稳、风雨飘摇。看到对方弱点的丘吉尔果断出击,打出限制军火工业和解决民众住房问题两张王牌,赢得了选民的好感。大选结果,保守党获得321席,工党295席。10月26日,77岁的丘吉尔就任保守党内阁首相,抒写了政治生涯中最后的辉煌一笔。
再度出任首相的丘吉尔,虽然不用面对生死攸关的战争危局,但和平时期面临的困境一点也不少。丘吉尔内政上直面财政和经济危机,削减军费,节衣缩食,度过艰难岁月;外交上丘吉尔千方百计恢复大英帝国昔日的辉煌,独创性地推出“三环外交”,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地位。1953年6月,丘吉尔轻度中风,身体每况愈下,他感到健康状况已越来越制约他正常工作,心力交瘁的丘吉尔于1955年4月5日辞去首相职务,正式告别政坛,为自己多姿多彩的政治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
多才多艺 建树不凡
丘吉尔一生酷爱文学,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著书立说,从政以后不论仕途得意还是失意,不论有多忙碌,丘吉尔都没有放下创作的笔,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大有作为的领域,终成一代文豪。丘吉尔初当骑兵,投身战场的同时,兼任战地记者,为伦敦《每日纪事报》《每日电讯报》等报社撰写战地报道,领取不菲的稿费,这可以说是丘吉尔文学创作的牛刀小试。尝到甜头、看到希望的丘吉尔以后对文学创作充满激情,一生没有停止,特别是仕途失意时文学创作更成为丘吉尔的生活来源和精神寄托。丘吉尔写作态度端正,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与丘吉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每日邮报》主编庞德曾说:我回想起丘吉尔作为一名撰稿人所建立起来的信用,他的稿件总是写得整整齐齐,按约定日期交稿。丘吉尔写作善于将文学和史学相结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家族历史为素材,用文学化的笔墨,将历史事件演绎得栩栩如生。丘吉尔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我的早年生活》是他的得意之作,晚年亲口承认是他的最佳作品;他为自己的父亲撰写过《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为自己的先祖撰写的《马尔波罗传:他的生平和时代》是一部百万字的鸿篇巨制,出版后获得如潮好评,为丘吉尔赢得了传记作家的美誉。
丘吉尔写作领域宽泛,不仅局限于历史,可以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还撰写过《世界危机》《英语民族史》等专业性很强的作品,凸显出大家手笔。丘吉尔一生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更使丘吉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得到了很多作家穷其一生都无法触摸的荣耀。文学创作之于丘吉尔,可以说是不离不弃的良朋好友。
丘吉尔自幼喜欢演说,刻苦训练,纠正细微发音谬误,注意表情、手势的合理搭配运用,更在实践中练就了即席演讲的杰出能力。从政以来,但凡有合适场合,丘吉尔从不放过,不厌其烦地向公众展示自己非同一般的演讲技能,赢得了演说家的美誉。丘吉尔一生最著名的演讲,是演绎成功奥秘之时,他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当时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掌声经久不息。丘吉尔的口才着实帮了他的大忙,每次竞选议员时,丘吉尔巡回各地,巧舌如簧地宣讲自己的施政纲领,嬉笑怒骂地批判对手的谬误观点。丘吉尔演讲抑扬顿挫,妙语如珠,表情丰富,听众不由自主地会被他吸引,跟着丘吉尔的感觉走,自然而然地成为丘吉尔的拥趸,手中选票不由自主地投向丘吉尔。
丘吉尔的诸多封号中还有一个画家,这多少有些溢美了。相比于其政治家、作家、演讲家的实至名归,画家可以说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个。绘画原本是丘吉尔仕途失意时聊以自慰的工具,不像是闲情逸致,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丘吉尔有一次曾经感慨道:“如果不是绘画给我的精神支持,我恐怕活不到今天。”但丘吉尔毕竟天分甚高,绘画虽然无心插柳,却也小有成就。对此,行家的评判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约翰·莱沃里是一名英国宫庭画师,曾亲历一战并以战争场面为其主要表现内容。即便是这样的专业人士,也对“票友”丘吉尔的画技赞不绝口。莱沃里曾经由衷说道:“如果他当初投身绘画而不是从政,我相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位伟大的画家。”丘吉尔赠与马歇尔的油画《廷何瑞的风景》公开拍卖时,预估价25万英镑,但最终售价达到61万英镑,可见丘吉尔的绘画艺术还是相当有造诣的。摘自第153期《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