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遗产保护应“冷”“热”均衡
黄璐
  说起北京故宫,几乎所有国人都心向往之,在深深感叹其壮丽恢弘的建筑和格局的同时,也排除不了另一个认知——“挤”;而提及同在北京的田汉故居,一脸茫然大概又会是不少人的另一个真实反映。同是文化遗产,两者的待遇可谓天壤之别,令人唏嘘。造成如此冷热不均的态势,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值得进行探究。

  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将正式实施,它明确了博物馆在不违背其非营利属性、不脱离其宗旨使命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经营性活动,这为“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提供了经营的新契机。

  “冷”“热”不均应改变

  这头的故宫热潮是社会乐见其成的,但鉴于大客流给文物保护造成的压力,“冷”处理就显得尤为必要。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之际,面对近3年来北京故宫博物院年均接待约1500万人次的超大观众量,并考虑到持续增长的观众人数,院长单霁翔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再次提出“故宫强制限流”方案,并给出了日均8万人次的极限观众量。同时,今年故宫将开放参观面积扩大至65%,并尝试夜间体验的举措也是为人流降温,提高游客观感的有力举措。而于2012年5月提出的新建12.5万平方米“平安故宫”工程目前也正在规划建设之中,未来让故宫更多珍贵藏品能够“重见天日”,进一步提升文物的保护水平,也是重要之举。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处于北京的田汉故居却被“冷落”在一角,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现已杂乱破旧,亟待抢救!”这不禁让人想起三年前引发社会关注的北京梁思成与林徽因故居面临拆迁之事。也许,没有今年两会上单霁翔的提议,田汉,这位新中国国歌作词者的故居也将如“芸芸众生”般,最终逃不过湮没于杂乱无章的建筑群中或消逝于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损毁原因,23年间我国约有4.4万处曾登记过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年均消失约2000处。国内名人故居中除少数被辟为博物馆、纪念馆,或挂牌明示保护外,大多数文化名人故居产权关系不清,管理使用情况复杂,亟待加强保护。在上海,大家所熟知的巴金、宋庆龄、、鲁迅等名人故居均已被辟为纪念馆,也许可以开辟更多隐藏在弄堂里的名人故居或历史文化建筑。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馆,除了作为教育基地存在之外,也需要更多普通百姓成为其常客。

  变“冷”为“热”须用心

  经常听到不少名人故居或历史文化建筑遭“冷遇”的新闻,原因何在?最直接的原因大概在于没有被人们所了解,而“不知道它们在哪儿”是最大的问题,可以将现有的导览图加大散发的力度。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疏漏,更亟持补救。在《博物馆条例》将正式实施,有法可依的前提下,督促保护工作实施到位,真正发挥条例保护作用才是当务之急。也许,我们不能要求这些文化遗产像诸多博物馆那样进行大规模的文化产业运作,但是能否考虑同一主题下抱团经营的可行性,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或是结合现代文化的元素,通过时下流行的信息传播渠道,使人们更容易接触和获悉这些文化遗产的信息,用民众的切身感受带动文化遗迹的热度逐渐升温,而社会的关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相关部门对保护工作的重视,进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走向正规。

  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长期的持续努力。作家冯骥才如此期待,“政府要有文化、有眼光、有思想、有谋略,才能把文化管好。”在文化遗迹保护中保持“冷”“热”均衡,既要抓好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又要兼顾让文化遗产走进民众的生活,实现其社会价值,只有在“冷”“热”平衡中才能走得更远。         黄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日本为何难谢罪3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新民俱乐部
文化遗产保护应“冷”“热”均衡
《花儿声声》传申城
一人连演“三折子”
京城“不打烊书店”将成双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8文化遗产保护应“冷”“热”均衡 2015-03-17 2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