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上海市消保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315共接到各类快递服务投诉5760件,占消费投诉总量的4%,消费者的不满主要针对经营者递送物件延迟、物件遗失或损坏等问题。未来,如何更好地规范快递市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值得政府部门和快递企业深思。
韵达 寄件半月未收到
3月2日,施女士委托韵达快递,从杨浦区的公司寄了一份文件给徐汇区的客户,“按理说,市内快递,最晚第二天也就到了。”可一个星期过去,客户仍未收到文件。施女士随即上网查询,发现快递在3月3日送到韵达上海分拨中心后,就没了动静。
施女士立刻致电韵达客服,工作人员答应尽快派人发件。可又等了三四天,快递还是没送到,施女士去电催促,对方又解释说,最近快递爆仓,春节前的积压件还没全部处理完,她的快递可能还要再等几天。“寄份同城快递,半个月了都送不到,早知如此,还不如我自己去送呢!”施女士说,她寄的这份文件十分重要,为了不耽误工作,昨天,她亲自前往韵达龙锦分公司,取回快递送至客户手中。“现在春节都过去快一个月了,韵达的发件效率还这么慢,真是愧对消费者的信任!”施女士很恼火。
DHL 文件寄错目的地
贾小姐是虹口区一家外企的员工,3月11日,她接到任务,需要将两份重要文件分别寄往日本和马来西亚的客户。她随即致电全球著名邮递物流公司DHL,很快,一名快递员便上门取件,然而,对方并未携带快递信封,而是让贾小姐直接填写快递单。“他说信封忘记带了,回去会帮我封装好。”于是贾小姐填好快递单,就把两份文件交给了快递员,离开时,她再三叮嘱对方一定不要把文件弄混。
第二天,马来西亚的客户打来电话,称快递已经收到,可日本方面却迟迟没有动静,3月13日下午,对方甚至来电催问快递下落。“按理说,这份快递应该隔天就能到。”贾小姐感觉不妙,马上致电DHL客服询问,工作人表示快递并没丢,而是因为航班延误,没有及时发送出去。贾小姐信以为真,于是让日本客户再等两天,可直到昨天中午,快递依然不见踪影。“我们寄送的文件里有船舶注册证,日本那边急等着用,快递延迟这么久,给我们双方都造成损失了!”贾小姐很焦虑。
正当她急得团团转时,马来西亚的客户突然来电告知,收到的快递中多出了几份文件和证书。贾小姐立刻让对方拍照回传,结果令她大吃一惊:原来快递公司把两份文件都寄往了马来西亚。记者昨天致电DHL,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对此事展开调查,如果属实,会给贾小姐一个说法。
中通 快递风衣现破洞
3月15日,钱先生通过中通快递,从杭州快递了8件衣服到上海。可当他打开包裹时,其中两件风衣上竟然都出现破洞。“一件风衣上2个洞,另一件风衣上4个洞,看样子是被利器割破的。”钱先生称,当时他想当场拆封验货,但快递员称,因为没有签收,所以不能验货。而等钱先生签收后,快递员称因为已签收,所以“出了问题说不清楚”。事后,钱先生多次联系中通快递,但问题却没有解决。“两件风衣总价五六百元,实在郁闷。”钱先生说,这些破洞最大的直径有几厘米,很难修补好。
记者致电中通快递,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根据行业标准规定和公司内部流程,给客户一个处理结果,他们与客户在进一步沟通中。
欧唯特 客户包裹被私拆
近日,夏女士通过欧唯特物流公司,快递一份个人资料到公司,但她签收后,竟然发现这封快递已被快递人员私自拆开了。“这太过分了,快递员有啥权力拆我的快递呢?”夏女士怒不可遏,她说,快递里有她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地址等个人信息,这些都是她的隐私。
记者看到拆开的口子有十多厘米。夏女士说,当时她签收时还未发现问题,等快递员走后,才发现快递竟被事先拆开过。
记者致电欧唯特物流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快递人员一时疏忽,违反了操作流程。接到夏女士投诉后,他们也很重视,一是对快递人员严格批评教育,二是扣发了他部分奖金。快递公司表示,今后一定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本报记者 房浩 屠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