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报考那些“裸考”有困难的高校
有专家表示,考生应当选择相比自己水平更有难度一些的学校,这样参加自主招生更实惠。说白了,参加自主招生就是为了获得加分优惠,如果你能裸分考取,那就没有必要参加了。还有,考生选择高校并不应该只以地域区分,而应当以自己的特长、高校的主打专业来判断。
■多关注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今年各高校的自招几乎都贯穿了一个标准——“学科特长、创新潜质”。顶尖的学校当然要求就高,比如报考北大、清华可能要求获得全国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队的,但后面的学校就会要求低一些,只要是能参加省赛、全国赛的,高校都会比较喜欢。而“创新潜质”的提法比较新,比如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论文的,参加过全国性的、国际性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的,有创造发明获得专利或在科技创新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在全国性的作文比赛中出类拔萃的,甚至发表网络小说获得广泛认可的,还有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的,在模拟联合国大赛中表现突出的等等,只要能证明你的某种创新能力,都可以申请。
■申请材料要准确、适度
高校方面表示,考生提供的自主招生推荐材料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适度。一般来说,高校在简章里都会对其看重的奖项甚至获奖名次都有明确要求,考生只要提供要求的获奖情况即可。没必要洋洋洒洒写一大堆“正确的废话”。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