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PM2.5浓度在2013年基础上下降20%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达标,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15.5%;治理指标按国际先进水平衡量,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全部安全处置,主要行业污染排放标准与国际接轨;资源环境效率指标达到全国领先,全面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单位产值能耗和污染排放进一步明显下降。
本报讯 (记者 郭剑烽)今天,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第20次会议暨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大会召开。根据此前发布的相关材料,行动计划设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等8个专项领域和若干保障措施,安排23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亿元左右。
对于备受关注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上海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正在逐步推进,但建立完整的市场化机制需要有一个过程。
政策解读
试点土壤污染修复
根据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心城区将着力解决泵站放江污染影响,缓解油烟气扰民等问题,控制机动车污染,推进立体绿化,探索减少地面径流污染。
郊区着力污水截污纳管和治理,深化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快污染企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农业、村庄改造和绿地林地建设。
据预计,通过此次三年行动计划中各大项目的实施,可减少氨氮排放3200吨、总磷760吨,占本市内陆入河污染负荷的13%左右,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浓度改善约5%-8%;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万吨、氮氧化物4万吨、挥发性有机物10万吨,PM2.5年均浓度在2013年的基础上下降20%以上。
■ 保障饮用水安全
水环境保护专项共41个项目,重点是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主要任务是完成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崇明水源地归并,全面实现供水集约化,建立健全水源地和上游来水监测预警体系;启动泰和、南翔、虹桥等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力推进集建区截污纳管,加快推进泵站截污改造,完成200公里重点河道综合整治并大力推进镇村级河道治理。
■ 落实清洁空气行动
大气环境保护专项共52个项目,重点是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落实深化各重点领域治理措施。主要任务是完成中小燃煤锅炉(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实现全面取消分散燃煤;全面淘汰黄标车并持续推进老旧车淘汰,积极推广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车,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港口船舶污染治理等。
■ 启动土壤修复试点
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共4个项目,重点是构建预防监管体系,启动治理修复试点。主要任务是加快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农田土壤监测和保护,落实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南大、桃浦地区等治理修复。
■ 继续植绿保护生态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共31个项目,重点是继续加强林绿一体化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推进松江、青西等6座郊野公园一期建设,建设各类立体绿化90公顷以上,创建林荫道30条以上;继续深化崇明生态岛建设。
权威解释
千亿元资金怎么用
根据最新发布的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将在2015-2017年,共安排23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亿元左右。那么,这些投资将主要投向哪些领域?
“事实上,这个投资金额只是重点项目的投资,政府资金主要是起引导和激励作用,还需要其他很多资金的投入。”上海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些资金的投入方向上,经过初步分析,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治理各占30%,另外,产业结构调整、绿地林地的建设、土壤治理等也都是投资的重点方向。其中,在水环境治理上,市级资金以前主要是投向市级河道的整治,现在已经扩大到村镇河道的治理上。
上海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通过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努力,在全市人口增加近五成、经济总量翻两番、能源消耗增加一倍多的情况下,单位GDP能耗强度(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降约45%。
尽管本市环保总体形势趋好,但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仍较突出,主要水体氮、磷超标严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