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要把一首诗写好,就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个方面去深入体会世间的纷纭万象。写诗,最重要的是要有灵感。诗的灵感来自于构思,写诗前要谋篇布局,慢慢培养出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遵循着格律诗的基本要求,注意律诗、绝句的“起、承、转、合”,也就是“平起、顺承、跳转、妙和”,这样写出一首诗来才有韵味。
以前我也写过一些“诗”。但是,现在再拿出来看看,直觉得脸红,只是胡乱写的文字,没有任何规律。现在我经常灵感大发、自拟题目,表达一下大自然带给我的启发,虽然不及古诗好,但也能抒发一下心中的情感。
回想在学习的过程中,从读诗、解诗再到自己写诗,真是乐在其中,感受至深。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字句相等、平仄相对、结构相同、词性对仗、音部分明、注意粘对、拗句补救。除此以外,格律诗也有禁忌:忌孤平、忌三连平(仄)、忌换韵、忌失粘、忌合掌、忌重字、忌直白、忌新古混用。
按照格律诗的要求和禁忌,老师让我们每周要写一首诗,从五言绝句开始训练。秋霜月色寒,风动翠松端。树叶轻轻落,观花静悟禅。
这是我最早写的一首格律诗,写好以后大家在一起互相讨论,再请老师指教和改正,一首诗就符合格律的要求了。就这样经过几周的练习,因为有韵部的限制,我们就像戴着镣铐跳舞。这样不断地熏习,不断地推敲、讨论,经过了一个月左右,我们开始写七言绝句了:静坐焚香又一年,清吟踏韵碧云天。添芯落笔莲深处,赖有袈裟智境圆。
又一个学期开学了,我们开始学写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这下更有难度了。起初,很难进入意境,就连自己要写什么内容都很难决定,思绪凌乱,突然觉得没有灵感了。出现这样的状况,就证明了我们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啊!
我努力地阅读着古人的诗句,被诗的意境感染着,浏览了许多诗歌。在阅读的时候,沉浸在诗人的情感之中。其实古诗非常富有节奏感,我随着节拍读诗,诗的意境自然流入到我的心中。就这样,写诗的灵感光顾了我的心灵。这个时候,我要抓住那一刹那所产生的灵感。因为不同的诗人、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场景,产生的灵感都是不一样的。也许灵感来自一个清晨,也许是在一个黄昏,或许,只是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一粒尘沙都能产生灵感。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生活当中捕捉灵感,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细节,让这创作的灵感触发心灵的深处,流露在笔端之上。这样写出来的诗不是造作,而是真真实实的体会。
掩卷遐想,自拟题目,努力地进行诗的构造:
松楼月色寂沉沉,拥褐披霜古寺林。宿鸟寒枝消影动,孤僧慈室坐禅深。诗通物理真空入,道契天机假有真。来客能知其寓意,无尘世界主人心。
我终于学会写诗了,虽然写得不好,但还是很自豪。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们被优秀的传统文化所熏陶,从古诗词中摄取着古人的精神,如同甘露一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拓展了知识面,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真善美。
十日谈
学诗者说
学习作诗填词非一日之功,需潜心研读古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