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在南部的头顿省发现一艘17世纪从中国前往欧洲的沉船,随船打捞出大约4.8万件瓷器,包括一些早期的牛奶罐,印证当时欧洲茶叶贸易的兴盛。1991年,大约半数出水瓷器在佳士得拍卖行以730万美元的总价拍出。
之后不久,占婆岛附近的会安古镇又曝出消息,有人在集市上出售一批出海渔船打捞回来的精美绝伦的青花瓷器,上有龙、鲤鱼、花朵等图案,很可能来自一艘沉没的中国古商船。越南政府随后介入,开始商业打捞和考古保护,共出水约25万件陶瓷制品和残片。
在考古专家眼里,这些沉船货物的考古意义重大,能反映出早期全球商贸和资本流动情况。
例如,在广义省海滩发现的沉船遗物中,有一批年代可追溯到公元7、8世纪的陶罐,上面刻有古中文、阿拉伯文、梵文,以及犹太教标志“大卫之星”。考古专家据此认为,这艘古老商船来自中东,经南亚抵达中国,在返航途中遇险沉没。它证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人类的海上贸易和远洋运输就已经相当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