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探讨 超级大城市的未来扩展
陈儒斌
图1 伊斯坦布尔网络社区
图1 香港部分展览现场
图3 拉各斯城市规划
图4 孟买的作坊式家庭的升级
图5 纽约扩展规划
图6 香港“剩余岛”
图7
图8 里约热内卢的超级“瓦兰达产品”
图9 展览现场
图10 纽约简易住宅
  ◆ 陈儒斌(发自纽约)

  2030年,全球人口即将达到80亿,三分之二将会居住在城市,更多的人口将会面对贫困化的威胁,有限的资源,不平衡的发展,将是每一个超级大城市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不仅将自己的使命定义为展示艺术和设计,同时肩负面对未来的勇气和责任。这已经不是MoMA第一次组织这样的现实问题的研究项目和展览。2012年,MoMA推出了面对金融危机,大量房子沦为拍卖屋的未来出路探讨项目和展览“法拍屋时代,重构美国梦想(Foreclosed:Rehousing the American Dream)”。该项目由MoMA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在美国东西南北中挑选出五个城市,组织五个团队进行研究和探讨。展览的影响颇大,不但引起设计界的关注,更受到美国政府住宅部门的注意和参与。

  今次,MoMA建筑部负责人Pedro Gadanho邀请了6个团队,以纽约、里约热内卢、孟买、拉各斯、香港和伊斯坦布尔为研究对象,探讨超级城市未来的生存状态。这个展览,就是6个团队经过14个月的实地勘察和研究的成果。

  纽约 为社区扩容

  负责纽约城市未来方案的团队是纽约城市规划机构“SITU Studio”, 纽约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采访,这些采访通过数据、照片、视频等方式在博物馆的展览呈现。我还另外找到这个项目相关的两个研讨会的资料。

  项目组经过调查发现,纽约目前拥有38.91名百万富翁,但同时有21.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中。纽约三分之一的家庭花费50%以上的收入交房租,一半的家庭花费30%的收入交房租,收容所里42%的人口是儿童,居住问题和社会问题颇为严重。皇后区、布鲁克林许多小区,居住在分租或不合法住宅的民众的比例在30%以上。

  该团队以纽约目前民众居住条件比较恶劣的皇后区为研究重点,探讨解决未来城市扩展问题的方向,主要构想为:

  为社区扩容,成立社区扩展机构“Community Growth Corporation (CGC)”。这是SITU Studio与都市地产中心CURE合作的研究子项目,在社区现有建筑物的基础上,在其顶部或侧面空地扩建廉价的可负担住宅,这些住宅可以通过预制方式吊装至原有建筑物的顶部或其他位置,或者通过DIY自我搭建的方式建造,成本低廉。这个计划需要城市规划部门的通过就可能实现。

  根据团队提供的资料,纽约目前的居住总人口为1859万,但每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密度仅为1800人,是6个目标城市中人口密度最低者,人口密度高者如孟买,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到32300人,是纽约的将近18倍!

  看来,在人口低密度的纽约,在原有土地资源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低成本的扩容,非常符合纽约的现状。

  香港2047 再造人工岛

  香港的未来规划项目由香港理工大学Map Office及哥伦比亚大学Network Architecture Lab两个城市规划设计机构负责,选取的角度比较独特:2047年香港的未来。

  2047正是香港1997年开始实施“一国两制”的50周年的特别年份,到了那一年,项目负责心目中的香港是怎样的?

  香港目前的居住人口是731.4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700人,在6个研究对象中仅次于孟买,名列第二。香港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地方太小,土地资源缺乏。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古儒郎先生及林海华博士为主的团队,提出构思建设八个人工岛的方案,包括:土地岛、海洋岛、自我岛、资源岛、逃避岛、剩余岛、独特品种岛及回忆岛。这些名字一点都不像城市规划,非常富有诗意。

  项目负责人指出,在不平衡发展方面,香港与其他城市大有不同。20世纪五十年代,贫民区吸纳新移民的问题随着引入独特的公共房屋计划而得以解决。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这研究,以经济与社区的未来为主体,重点研究崭新的城市设计方案。除了记录香港的不平衡发展,此项目更以建设人工岛为未来的愿景,探究不同方案,作为城市规划、房屋密度及人口增长的范例。

  他们特制了一个2米高、8米长的巨型地图,让观众理解这一计划,透过研究新物料、土地用途的分布、小区形态、地图制作及模拟场景,具体呈现人工岛的建议方案。

  主办者希望通过这个题为“香港就是土地”(Hong Kong Is Land)的项目,表达香港社会的整体价值观,这样的思考,远远超出城市规划的范畴,更具有社会研究的意义。

  拉各斯 未来的水上之城

  拉各斯的项目由拉各斯NLé机构以及马德里的Zoohaus/Inteligencias Colectivas共同负责。NLé的创办人Kunlé Adeyemi曾经著名建筑设计师是荷兰的兰姆·库哈斯(Rem Koolhaas,中国中央电视台大楼的设计者)的同事,2011年才回到拉各斯创办自己的事务所。

  拉各斯是尼日利亚经济首都,目前人口1312万,是非洲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石油业繁荣和经济发展为拉各斯带来了大量希望改善生活的农民、高出生率等等,导致城市迅速扩张。据报道,拉各斯人口每年增加大约60万。

  这个城市30%被水覆盖。面临的困境包括每天供电只有3小时左右,几乎瘫痪的公路运输系统等等。 

  NLé的解决方案是利用拉各斯的大面积的水面重新规划其水上交通系统,将拉各斯的不利条件转化为便利条件。这不仅在今次的展览设计中有了最美丽的呈现,同时也在NLé公司2012年的设计作品“Lagos Water Communities Project”一脉相承,该方案可以从NLé的官方网站看到。

  NLé指出,每一个城市都应该针对自己的问题做出解决方案,拉各斯具有与别的城市都不一样的地理条件,应有自己的应对策略。

  展厅的墙上,张贴着巨幅的拉各斯未来城市规划的效果图,以水为中心的城市社区,以及建造在水中的漂亮房子构成的“水上社区”,中间无数的“水上巴士”穿梭往返,一切语言的描述都显得多余,意大利的著名水城威尼斯看来也要甘拜下风了。

  伊斯坦布尔 网络连结未来社区

  伊斯坦布尔人口1416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800人,人口增长率3.5%,伊斯坦布尔城市增长最大的特色是,与早期的自由开发不同,自从1990年开始,所有的新的住宅几乎都由土耳其开发公司(Housing Development Agency of Turkey,根据土耳其语简称为TOKI)建造。

  新建住宅实现了中产阶级的住房梦和汽车梦,但由于新建的住宅造成通勤时间的增加,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项目机构提出的对策,是通过互联网来连结社区,重新构造新型的人际关系,激活社区活力,提高生活质量。

  项目由伊斯坦布尔的Superpool以及巴黎的Atelier d’Architecture Autogérée共同负责。与其他城市的建筑扩展相比,这个城市的规划重点放在“软件”方面。让冰冷的水泥钢筋社区更加具有人气和活力。

  孟买 作坊式家庭的升级

  孟买的未来项目由印度孟买的URBZ和麻省理工的Ensamble Studio共同负责。

  孟买目前拥有2104万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300,两项指标在本次选择的6个超级大城市中,均名列第一。

  孟买的许多市民都居住在所谓的 “作坊家庭”中,这样的人口大概有1200万,也就是说,他们的家庭也是工厂,这是在不少亚洲国家经常见到的现象。展厅的大幅照片就是类似中国小镇的店铺,甚至可以看到招牌上的中国文字,不认真去看还以为是中国的小城呢。

  设计团队提供的方案并不是去清除贫民窟,而是根据每个社区的现状,去帮助这些小型家庭作坊进行升级。团队提供的方案让家庭作坊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专业水准,他们还是做原来的工作,不过在专业上更加提升。

  这种提升不仅在专业上体现,也在建筑上体现,在保留原有作坊家庭的基础上,建成高层的专业化生产企业。这个方案提供的不是更遥远的未来景象,而是在今天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提升。

  里约热内卢 超级“瓦兰达产品”

  里约热内卢人口129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800人。2014年的世界杯足球赛以及2016年的奥运会都在此地举行,里约热内卢在最近几年都是世界瞩目的焦点。

  里约规划项目由里约的RUA Arquitetos及瑞士的MAS Urban Design ETH共同负责。

  与拉各斯项目的炫目彩色效果图以及纽约项目的不停播放录像相比,里约热内卢在展厅中展示的是整整一面墙的线描图,显得非常淡雅。

  同时,这幅图像也提供了里约未来的生活图景。在过去的七年中,巴西人民的收入急剧提升,从前的4000万贫困人口今天迅速成为中产阶级,而成为巴西社会的中坚力量。在里约,60%的贫民,将会晋身成为中产阶级。

  而这些新兴的中产阶级的生活,将由力量无边的“瓦兰达产品”(Waranda Products)实现,这些“瓦兰达产品”,从最常见的塑料椅子,到遮阳伞,到简易的手扶电梯,到变形瓷砖、绿色植物挂钩。甚至简易房子,简易楼梯、简易屋顶帐篷等物品。

  这幅巨大的线描图,呈现了广泛采用“瓦兰达产品”的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新变化。

  展览信息

  名称:不平衡的增长:超级大城市扩展策略 (Uneven Growth: Tactical Urbanisms for Expanding Megacities)

  时间: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5月1日。

  地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MoMA)。

  地址:11 West 53r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9, USA

  门票:成人25元。

  网站:http://www.moma.org/

  项目简述

  图1 与其他城市的建筑扩展相比,伊斯坦布尔的规划重点放在“软件”方面。

  图2/ 图6 香港提出构思建设八个人工岛的方案,包括:土地岛、海洋岛、自我岛、资源岛、逃避岛、剩余岛、独特品种岛及回忆岛。

  图3/ 图7 利用拉各斯的大面积的水面重新规划其水上交通系统,以水为中心的城市社区,以及建造在水中的漂亮房子构成的“水上社区”,中间无数的“水上巴士”穿梭往返

  图4 孟买大约有1200万市民都居住在所谓的 “作坊家庭”中 

  图5/ 图10 在社区现有建筑物的基础上,在其顶部或侧面空地扩建廉价的可负担住宅,为纽约目前民众居住条件比较恶劣的皇后区“扩容”

  图8 里约热内卢的“瓦兰达产品”,从最常见的塑料椅子,到遮阳伞,到简易的手扶电梯,到变形瓷砖、绿色植物挂钩。

  图9 本次展览,MoMA建筑部负责人Pedro Gadanho邀请了6个团队,以纽约、里约热内卢、孟买、拉各斯、香港和伊斯坦布尔为研究对象,探讨超级城市未来的生存状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梦启东方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现场
   第B04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6版:探密/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展会
   第B08版:聚焦/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0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2版:大购网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探讨 超级大城市的未来扩展
设计让心平静
大设计推动新常态
新民晚报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B05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探讨 超级大城市的未来扩展 2015-03-28 2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