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所在的行业协会的一家会员单位,去年才搬迁新址,可是近日协会按其新址寄信时,却被退了回来,原因是“邮编错误”。经了解才发现,原址的邮编为200072,而新址的邮编为200070。然而,这两条马路是“丁”字形相交的马路,原址和新址相距不到200米。邮政支局的投递员只要问一声,或者稍微认真一点,就能轻松地将信送达,何必如此机械化地处理呢?
寄信人不知道或记错写错邮编的事经常会发生。一般情况下,只要地址不错,邮政支局和邮递员是可以做到按照正确地址将信送达的,不该简单地一退了事而耽误了寄信人和收信人的时间。日前某报头版刊登了一则《他用诚信把“死信”变“活信”》的报道,介绍和赞扬了崇明县邮政局陈家镇支局投递组组长浦建飞的感人事迹。他从业13年来,累计投递信函24万余件,妥投率达到100%,没有发生过一件用户投诉,救活了370余封“死信”。其实,在我印象中,过去像浦建飞这样认真负责的投递员很多,救活“死信”的事例稀松平常,何以到了今日,竟成了凤毛麟角呢?救“死信”精神说到底,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尊重,也是当下社会缺少的认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