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天放歌
杨云棠
  文 / 杨云棠

  新春,新园大楼胡国光教授赠与一册虹梅街道古四居委老骥们共同创作的《新园吟》诗集,掩卷后有感,随口吟上四句:古四春来早,诗书把春闹。老骥一挥毫,春颂诗高超。束志立的《暮春随感》:“心底春花永岁栽,经风沐雨日常开。闲观世态悠然去,笑赏白云兴矣来。华发追驹何足虑,枯藤老树更衣来。万通老趣随人谑,吟兴汤汤任剪裁。”宁静、淡泊,胸襟豁达的八十岁诗者形象跃然纸上。吴翠玉的《春色》:“江南三月雨蒙蒙,一片晚樱似彩绫。绽放玉兰枝上白,小区春色满园馨。”小区春色满园馨,指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色温馨,而且也是小区人文环境满园馨。阮燕仪的《世纪公园赏梅》:“清晨世纪村,旭日照梅林。曲径通幽处,花房斗艳深。春光蜂采蜜,艳照鸟歌春。游客花香醉,来宾赞美音。”酒醉,汉子也,花香醉,女汉子也。这岂是鸟歌春,是女汉子歌春也。胡国光的《暮春上海市区漫游》:“时值暮春何处去?举家同乐半城游,儿时旧迹今难觅,满眼风光百丈楼。”满眼风光百丈楼,形象、鲜活地点明了上海的巨变。

  老骥们春思缠绵,春诗泉涌,抒写了暮春豁达情怀。这些诗歌,也组合成了古四小区文化建设的视觉与听觉的优美乐章。这支社区文化建设的老年队伍,在居委书记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不仅满怀豪情写诗歌,而且激情澎湃写春联。古四居委在虹梅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为这批老骥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辟场地,耗资200万元在新园大楼买下了活动室。他们可以定时开展经常性活动,出刊集子也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不仅仅赛写诗歌,春联,老骥们还在何侠斋老师指导下,将平时书法磨炼的成果,在活动室联合展示。有了文化生活,有了文化家园,对于闲居在家的老人们来说,那个精神的风采是不一样的,对未来的信心也是不一样的。艺要切磋,人要交流,有好的社区,便有诗意的居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百姓故事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2015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第A12版:梦启东方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那些大大小小的欢宴
春天来了(中国画)
儿女给我的生日礼物
春天放歌
淡定从容步入老年
老人老话(十七)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B14春天放歌 2015-03-29 2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