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淡定从容步入老年
海涛
  文 / 海涛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谁都无法逃避的自然规律。面对老年,人们的心态却各不相同:有的人淡定从容,旷达地静享晚年;有的怨天尤人,在强烈的失落感里打发光阴……不同的心态固然与客观环境的差异有关,更与“何以处老”的思想认识关系极大。遇到那些牢骚满腹的老年人,人们常劝其“看淡点”、“想开些”。那么,如何才能“看得淡”、“想得开”呢?

  首先,不顾老。据《艺林散记》载:谢刚主买书成癖,自谓倘知明天就要死,今天的书还是要买的。这个书癖不顾即死而依然各行其是的态度,是值得老年人学习的。老年人倘能不顾老,少些思前想后的顾虑,爱干什么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心境自然就淡定从容了。

  其次,不嫌老。老作家郑逸梅自述道:予齿日益堕落,自称“无耻(齿)之徒”;予任教职,却多外骛,自称“不务正业”;又鳏居无偶,可谓“独夫”;每晨以腐乳佐粥,可谓一“腐儒”。郑先生在老得口中无齿的艰难中,还能如此洒脱地跟自己开玩笑,其不嫌老的心胸可谓难得。难怪这位寿星活到98岁才辞世,临死前一天仍笔耕不辍,当天上午还谈笑风生地接待来访者。老年人若具有这种不嫌老的心态,那些因老而生的苦恼自然就少了。

  再次,不服老。即对老年的价值要有清醒的认识,要自尊自信。在笔者老家,流传着一首《有详歌》:“有详有详真有详,黄糕粑离不得漏子糖。麦子老了晒得酱,甘蔗老了熬得糖,茄子老了一包籽,丝瓜老了一包瓤,南瓜老了黄灿灿,冬瓜老了起霜霜。”“有详”意为有意思、有意义。民谣表明:许多过时的东西其实都非废物,老麦子、老甘蔗可以晒酱熬糖,茄子籽来年可播种,丝瓜瓤过去在乡下是很好的抹布,老南瓜特别甜,霜冬瓜可作药用。同理,老年虽然不能与青壮年同日而语,但只要你不自暴自弃,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干些事,同样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老年人不服老,心态自然就趋于平衡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百姓故事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2015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第A12版:梦启东方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那些大大小小的欢宴
春天来了(中国画)
儿女给我的生日礼物
春天放歌
淡定从容步入老年
老人老话(十七)
新民晚报晚晴风景/金色池塘B14淡定从容步入老年 2015-03-29 2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