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中融入趣味,清明呈踏青美景
朱新昌 子悦 陈炜
>>> 1
>>> 2
>>> 3
>>> 4
>>> 5
>>> 6
■ 绘画完成作品
■ 朱新昌老师正在作图示范
  ■示范者 朱新昌

  1.头发的墨色要深些,可不勾线,直接以墨进行渲染

  2.以略淡的墨色来表现衣服的质地,领和裙子的线条要用深墨勾画 3.两个小孩在发型上要有区别,并为他俩配草帽以增加构图的美感

  4.曙红加墨加水,为衣袖做局部上色处理,呈衣纹的变化感

  5.中间小孩的衣领和腰带,右边小孩的衣服和裤子,皆以土黄加墨加水进行平涂,有呼应

  6.淡墨画柳条,彼此间的穿插与疏密关系,再以汁绿作大面积烘染

  清明节的习俗一直是丰富的,在《清江引-清明日出游》中就提到清明除了讲究禁火和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活动,而在《苏堤清明即事》中也提到了踏青的美好与快乐,于是我们邀请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朱新昌先生,用画笔来描绘出古时踏青游玩的美丽景致。

  1.构图注意主次,画人由眼开始

  画前想好构图,朱老师此番设计了三个人物,主要人物是作画的女子,需要相对独立,另两个小孩则彼此靠近,要使整个画面有高低错落的趣味感。构思好便开始作画,先画主要人物,由眼睛开始继而描绘整个脸部,注意用笔细些墨色略淡,画出女性的滋润及柔软感;头发的墨色要深些,可不勾线,直接以墨进行渲染。

  2.淡墨勾勒衣服,深墨描领和裙

  选择一根笔锋长一点的兼毫,以略淡的墨色来表现衣服的质地,领子和裙子的线条则要用深墨;女子手上的笔亦用深墨,笔尖用水化开一点,带出毛笔的味道;裙子适当皴一下,再以淡墨染一染,避免单调。

  3.区别小孩发型,竹竿中锋行笔

  画两个小孩同样从眼睛入手,画法基本与画女子一致,但要注意,两个小孩在发型上要有区别,并为他俩加上草帽以增加构图的美感;女子放在地上正在创作的画纸上也要注意趣味感,花的轮廓以淡墨勾,叶子则以略深的墨直接点厾。草屋屋顶的线条粗,用墨较淡,其间适当皴擦,表现质地;撑起草屋的竹竿墨色要深,中锋行笔,呈现硬朗,有力度。

  4.加水带出滋润,衣纹富于变化

  以赭石加一点石青加水,用平涂法为三位人物上肤色;继而以朱砂加些墨,去些火气后再加水,上衣领和裙子;朱磦加墨加水画上衣,然后以曙红加墨加水,为衣袖做局部上色处理,呈衣纹的变化感。

  5.颜色互相呼应,脸手略显红晕

  中间小孩的衣领和腰带,右边小孩的衣服和裤子,都是以土黄加墨加水进行平涂,花青加墨加水画中间小孩的衣服,而以汁绿加墨加水画右边小孩的衣领和腰带;待肤色略干时,为三位人物的脸上和手指尖上些许曙红,展现红润美丽。

  6.柳条增加形式,最后朱砂点唇

  以略浓略深的曙红绘地面画纸上的花朵,石绿画叶子;以赭石加墨上草屋屋顶和两个小孩背上的草帽;直接以淡墨画柳条,注意线条的灵活流畅,注意彼此间的穿插与疏密关系,再以汁绿为整幅画面作大面积的烘染;最后别忘了用朱砂为三位人物点唇哦!

  子悦 整理 陈炜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大购网专版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传统中融入趣味,清明呈踏青美景
读者来信摘要
活跃笔墨内涵,愉悦形式美感
新民晚报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B08传统中融入趣味,清明呈踏青美景 2015-04-04 2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