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石友旧藏“篴在月明楼砚”
王宇佳
  ◆ 王宇佳

  沈石友在近世砚林是无人不知的收藏大家,所藏无论材质、形制都以品味格调为第一。他每得一砚总是把玩再三,细心琢摸。其子沈若怀民国时期为他拓印编辑的《沈氏砚林》,更是成为了收藏砚台领域的“石渠宝笈”。近年来,随着海外文物回流,许多《沈氏砚林》旧藏珍品纷纷出现在市场上,在今年东京中央2015香港春拍中,就有一方“篴在月明楼砚”。

  “篴在月明楼砚”呈长方形,四周起边框,砚池缓浅,石质坚密,细腻温润。整砚不施雕刻,砚面光素无纹,砚色沉黑幽亮,此砚更依砚形配木质砚盒,更显古朴凝重。砚底铭:“烟云笔下收,近水见高楼。人说诗书画,山林第一流。公周词兄属题。松禅翁同龢。”

  侧款落“篴在月明楼”。另一侧侧款落:“墨迹世争收,公游白玉楼。人心笔难挽,日逐海卤流。石友和均。”由此可知,此砚乃沈石友旧藏。

  1882年,沈石友与吴昌硕相识,两人虽年纪、经济状况相去甚远,但志趣相投,相交甚笃。吴昌硕常替沈石友收集古砖篆刻铭文,而沈石友则常以家中收藏供吴昌硕增闻广见,并资助吴昌硕学艺。

  沈石友对古砚之爱,使其经常让吴昌硕治砚、题砚、琢砚、篆砚(后来还有赵古泥刻砚),沈石友藏砚、拓砚,合力着成砚拓。沈石友死后六年,其子若怀将所藏百多方(一说为158方)名砚拓印成谱,集为《沈氏砚林》,共四卷一百部。此砚正是被著录于《沈氏砚林》之内,石友砚谱行世以及流传东瀛均与吴昌硕渊源甚深。

  沈石友死后,家门衰败,后人迷上鸦片,家财万贯顷刻间化为虚无。只能将现存有的家产变卖,可当时正值中国内乱,一百五十八方砚没有买主,辗转找到日本人武川右石买下,并自常熟迁到上海三井仓库,准备运至日本。此事被国人得知,发起了让名砚留在中国的运动。武川右石因此没有得到这批砚台,但是日本人桥本关雪却通过一个姓林的中国人,代买到了,并偷偷运至日本。桥本关雪死后,这些佳砚纷纷散落,近年来随着砚台收藏市场的火爆,其中的珍品又纷纷出现在市场上,像这方篴在月明楼砚就曾在2014年举行的《缶墨东游——吴昌硕生诞一七〇周年纪念展》展出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大购网专版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谭泽闿家信
印缘
沈石友旧藏“篴在月明楼砚”
跪羊水滴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沈石友旧藏“篴在月明楼砚” 2015-04-04 2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