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一阵摇铃声,“开饭啦!”霍瑞斯和米切尔摇着铃,边喊边推着饭车在房间门口停下。人们纷纷拿着餐具向室外阴凉处的饭车前走去。当米切尔将桶里的土豆片菜皮汤勺进排队人的搪瓷碗内,有人伸出手:“面包!”米切尔摇摇头:“日本人说,从今天起不发面包了。”
隔离区的铁丝网外,一个戴墨镜的女人,用长焦距的照相机,将这一切都拍摄下来。她是唐诗菲。而唐金汉则戴着草帽对着远处的隔离区,感情投入地拉着小提琴。旁边围着几个大人和孩子,他们在看热闹。唐诗菲走到金汉身边悄悄说:“我看见露茜娅了,她好像肚子很大,不知是病,还是……”唐金汉突然大叫:“我要做爸爸啦!”
米切尔和霍瑞斯拉着黄鱼车,经过荷枪实弹的日军和狼犬把守门的出入口处,日本卫兵拦住他们:“站住,什么的干活?”米切尔说:“我们是难民伙房的,到菜场买菜,这是通行证。”他掀开衣领,出示金属纽扣上写着“可以通行”的通行证。
菜市场,米切尔和霍瑞斯在一个菜摊前停下。霍瑞斯将一张纸条递过去:“老板,照单子配菜。”“好来!”头戴斗笠的老农接过纸条高声地说:“青菜30斤,土豆90斤,胡萝卜50斤,冬瓜20斤,洋葱10斤……还有,牛肉50斤、鸡蛋……”霍瑞斯:“对不起,老板,单子上没有牛肉、鸡蛋。”米切尔:“是呀,连这些素菜都天天减少了,哪来钱买鸡蛋和牛肉?”
“长期没有动物脂肪摄入,人的眼睛要瞎的。这肉和蛋就送给你们吃吧!”老农将斗笠一扬。“唐金汉?”米切尔和霍瑞斯同时低声地叫了起来。唐金汉紧紧握住两人的手说:“好兄弟,你们都好吗?”米切尔摇头:“那里就像我呆过的德国希特勒的集中营。”霍瑞斯:“是啊,我们都把它叫做东方集中营。不过,唐,我可要恭喜你,快做父亲了!”
米切尔:“听卡特克大婶说,还有半个月露茜娅就要临产了,可是隔离区内没有卫生所和接生的大夫……”唐金汉:“谢谢,我正在设法把她接出来生产。请告诉拉比和犹太兄弟,上海人没有忘记你们,尽管我们也很艰苦,但束紧腰带,决不能让你们在上海饿死!从今天起,每逢周三,都会送些鸡蛋和牛肉,让我们都能活着迎接共同的胜利!”
旁边,米切尔和唐诗菲一起搬菜过秤。唐诗菲低声说:“露茜娅的营养品藏在土豆里,还有一些常用药,在带有枯叶的冬瓜里。”唐金汉与他们握手,手中夹带纸条。纸条上写着:每逢双日晚熄灯后半小时,在铁丝网后等候,我们将抛送食品。
夜,隔离区铁丝网。岗楼上的探照灯定时扫射,一队日军巡逻队走过。铁丝网两侧死一样的安静,突然,从网外抛进很多物品,铁丝网内的难民悄悄拾起。待探照灯有规律性地扫过后,一切恢复了宁静。
隔离房内,人们打开黑布袋,内有面包、馒头、包子、大饼、粽子等食品,分发到各人手里。就这样,隔离区饥饿中的两万多犹太难民在上海人的支援下,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犹太难民隔离区。莱文莎和几个年龄相仿的犹太女孩,在钟楼旁的阴凉处踢毽子,莱文莎短裙下面的一双中式绣花鞋引人注目。她们踢得很起劲,踢出各种花样。
钟楼上。无线电报务兵们,正在滴滴答答紧张地收发电报,突然,一个士兵将收到的电报呈送到日军官的面前。日军官立即摇着电话:“喂,我是通讯连,我是通讯连,刚刚收到象山站的报告,有六架敌机——三架美国标志、三架中国标志,编组向上海方向飞来……”
楼下,莱文莎和孩子们的毽子踢得正欢。突然,远处响起防空警报声。莱文莎说:“防空警报,快躲到屋里去。”
天空中有飞机凌空而过。“美国飞机!”“那是中国空军!”爱德华、阿夫伦等大人情不自禁地欢呼着。
在离隔离区的数条马路之遥的黄浦江边码头,飞机正向停泊在码头上的军舰、轮船进行轮番轰炸。忽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刚才孩子们踢毽子旁的钟楼就被炸得剩下残垣断壁。“莱文莎!”满脸、满身尘土的爱德华,从震昏中醒来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