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换来“保命炮”
1942年12月中旬,新西兰海军第25扫雷艇分队抵达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下简称瓜岛)近海。该编队由4艘“小鸟”级扫雷艇(“酋长”号、“奇异鸟”号、“恐鸟”号、“蜜雀”号)组成,它们将协助美军封锁瓜岛,阻止日军舰船向岛上守军输送物资。在美军巨舰大炮的打击下,日军水面舰艇无法靠近瓜岛,只得改用大型潜艇偷偷向岛上运送人员和物资。新西兰扫雷艇的任务就是在瓜岛附近海域巡逻,用艇上的声呐搜索日军潜艇。
这些扫雷艇刚到战区时,艇上只有几挺机枪,不仅无力完成攻击任务,就连自卫也火力不足,一旦发现日军潜艇,就必须向美军通报。为了增强扫雷艇的自卫火力,新西兰水兵想了不少办法,居然用美酒从美军那里换来几门大炮,装在扫雷艇上。“奇异鸟”号和“恐鸟”号就用2箱杜松子酒换来2门美国造的102毫米速射炮,安装在前甲板上。谁都没想到的是,“奇异鸟”后来不仅靠这门炮救了一命还立了功。
1943年1月14日夜,美国海军PT-45鱼雷艇误将“奇异鸟”号当成日本军舰,向其发射了2枚鱼雷。“奇异鸟”发现及时,躲过了第一枚,眼看第二枚无法躲过,水兵们只能操作那门用酒换回来的速射炮进行拦截射击,居然真的把来袭的鱼雷击毁了。逃过一劫的“奇异鸟”艇长布列斯顿少校通过无线电吼道:“从现在起,‘奇异鸟’上的酒吧不对美国人开放!”也许是这个威胁起到了作用。第二天,PT-45鱼雷艇的艇长就到“奇异鸟”号上道歉,并承诺再给新西兰人几箱102毫米炮弹。双方就此在酒吧内握手言和。
为了假期,小艇拼了!
解决了与PT-45的“恩怨”后不久,“奇异鸟”号和“恐鸟”号再次前往瓜岛东北方向的卡米姆博湾巡逻。1月29日夜,“奇异鸟”号上的声呐发现约3000米外有可疑目标,最终确认是企图向瓜岛偷运补给的日军“伊-1”号潜艇。该艇早些时候从位于新不列颠岛的拉包儿港出发,艇上满载大米、豆瓣酱、咖喱、火腿和香肠,准备趁夜送上瓜岛,没想到被新西兰扫雷艇发现了。
“奇异鸟”号一边向“恐鸟”号发出战斗警报,一边向目标方位全速疾冲,同时准备发射深水炸弹。第一轮攻击中,“奇异鸟”号投下6枚深水炸弹,均未击中目标。当它准备调转船头,实施第二轮攻击时,目标却突然从声呐上消失了。此时,在一旁压阵的“恐鸟”号及时向“奇异鸟”号通报了日军潜艇的方位,“奇异鸟”号于是又向目标投下6枚深水炸弹。连续两轮深水炸弹轰炸使日军“伊-1”号潜艇的左舷电机失灵,艇壳出现裂缝,海水淹没了后部的储藏室。“伊-1”号潜艇不得不浮出水面,企图借助夜幕掩护逃往瓜岛。两艘新西兰扫雷艇当然不肯放过受伤的猎物,在后紧紧追赶。
其实,就实力而言,这场海上追逐战虽是“二对一”的较量,但2艘新西兰扫雷艇并不占据优势,因为“小鸟”级扫雷艇的排水量仅600吨,而“伊-1”号潜艇的水面排水量高达1970吨,而且“伊-1”号前甲板上还有1门140毫米口径舰炮。
虽然无论火力还是舰船吨位,日军的“伊-1”号潜艇都更有优势,但勇敢的新西兰扫雷艇依然不顾日军潜艇的炮火拦阻,一边发射照明弹照亮目标,一边用102毫米口径速射炮猛烈扫射。黑暗中,在甲板上搬运炮弹的“奇异鸟”号水兵们虽然看不清目标,但却能听到对方射过来的炮弹呼啸而过,一名水兵后来回忆:“那种声音就好像有一列特快列车从身边掠过。”
也许是得益于夜色的掩护,日军“伊-1”号潜艇虽然猛烈开火,但却准头奇差。当“奇异鸟”号抵达“伊-1”号侧面的打击阵位后,艇长布列斯顿一边命令全力开火,一边命令轮机手向“伊-1”号全速前进。对这道明显是拼命的命令,轮机手犹豫着提出质疑,布列斯顿不耐烦地回答:“闭嘴!如果你们想回国休假一周,就按我说的做!”
在“恐鸟”号的火力掩护下,“奇异鸟”号一路猛冲,最终拦腰撞上了“伊-1”号潜艇。可惜扫雷艇吨位太小,没能对日军潜艇造成实质性伤害。随后,“奇异鸟”号全速倒车,脱离日本潜艇后,又在布列斯顿高呼“为了回国假期!”的口号下冲向“伊-1”号。这次冲撞撞坏了日军潜艇左舷的水平舵,几名正在指挥塔上的日本人也在冲击下落水,事后查明其中包括“伊-1”号的艇长。
三次撞击展示勇气
此时,扫雷艇上的探照灯和发射的照明弹将附近海面照得亮如白昼,“伊-1”号潜艇在2艘新西兰扫雷艇的夹击下无处可逃。在“奇异鸟”号第二次撞击日军潜艇后,布列斯顿原本打算用甲板上的102毫米速射炮彻底干掉日军潜艇,不料该炮经过持续射击,已经打得炮管通红,无法装弹了。布列斯顿最终决定对日军潜艇发起第三次撞击。这次“奇异鸟”号撞在“伊-1”号的指挥塔处,并紧紧卡住无法脱离。日军潜艇副艇长挥舞着武士刀试图跳上扫雷艇玩命,但被新西兰水兵们用机枪打成了筛子。当“奇异鸟”号在十几分钟后与潜艇分开时,大量油料从“伊-1”号艇身上的破口中涌出。
此时,交战已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伊-1”号虽然伤痕累累,但仍能缓慢航行,并时不时发炮还击。“奇异鸟”号经过三次撞击已无力再战,“恐鸟”号接替了它的位置,始终跟在“伊-1”号潜艇后面,一边躲避炮击,一边用探照灯照亮潜艇,并不断开火。23时20分,交战2小时后,急于逃窜的“伊-1”号潜艇撞到了半隐半没的礁石,并搁浅。
天亮后,“伊-1”号潜艇的惨状终于映入所有人的眼中:被撞得破破烂烂的艇身卡在礁石上,艇艏向天空翘起45度,大半截艇身已经脱离水面。而实施三次撞击的“奇异鸟”号除了艇艏撞瘪外,没受什么重伤。艇长布列斯顿的愿望也实现了:“奇异鸟”号被拖回新西兰维修,所有艇员都享受到了美妙的假期。对新西兰海军来说,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展示勇气的胜利。
盟军拿到意外收获
“伊-1”号潜艇搁浅后,日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慌,多次企图将其摧毁。2月2日夜,16名日军携带炸弹钻进“伊-1”号潜艇的残骸实施爆破,因爆炸威力不够未能成功。7天后,50架日军飞机对潜艇残骸展开轰炸,但只有1枚炸弹落在潜艇附近。后来,日军又派出“伊-2”号潜艇前去“毁尸灭迹”,但连续2天都没能找到目标,只能无功而返。
日本人针对“伊-1”号残骸的举动引起了盟军的注意,他们派人进入残骸内搜索,意外找到一个装有文件的箱子。经证实,箱子里装有日军潜艇过去使用和即将使用的密码本,另外还有大约20万页海图、手册、航海日志和其他机密文件。这些机密文件立即被送往驻珍珠港的美军太平洋舰队总部。日本海军被迫更换了所有正在使用的潜艇密码,其本就没有什么成效的水下作战受到了极大影响。 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