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如何从身边事做起,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上周,黄浦区公布了十大陋习,并推出“行动清单”劝导治理不文明行为,增强市民的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提高城区文明水平。
黄浦区与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研显示,位列前十的不文明行为是:高空抛物、车窗乱扔垃圾、宠物扰邻、行人乱穿中小马路、在依法禁烟的地方吸烟、不自觉依次排队、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机动车不礼让、旅游参观时,不按规定拍照,随意触摸展品、网络上传播谣言、虚假信息。
为此,黄浦区推出“行动清单”,重点聚焦“高空抛物、宠物扰邻、车窗乱扔垃圾”等突出不文明行为,向市民反响强烈、深恶痛绝的一批顽症陋习宣战,解决城区管理顽症。
近年来,有车一族大量增加,车窗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也随之屡见不鲜,有些甚至引发了交通事故。为此,黄浦区团委招募了一批有车一族青年担任文明监督劝导员,利用车上的行车记录仪等设备,为曝光车窗乱扔垃圾、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提供影像支持。豫园商城白领青年曹磊代表劝导队向市民倡议,从自身做起,自觉养成讲卫生、讲文明、讲公德的习惯,告别车窗扔垃圾,让文明行车成为“路上的风景”。
为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声势,黄浦区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的思路和手段,注重创意设计和互动体验,规划开发具有现代感的卡通人物、微信、微动画、微游戏、微电影,加大新媒体运用力度,使线上知识普及、文明游戏与线下文明劝导、集中整治互动融合,进一步扩大文明创建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
此外,区文明办组建了由“黄浦好人”先进典型、机关公务员、青年白领、来沪务工人员以及社区居民组成的14支文明劝导队,他们将结合自身优势,承担起文明宣传、文明示范、文明劝导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