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大学”
许树建
  许树建

  有时候发生在身边的事反而不容易引起注意,“思南读书会”去年2月份就开始举办了,我住在附近却是第八期偶然路过才发现的。当我第一次踏进读书会,就被这浓浓的书香氛围所感染,从此一发不可收。一年中除了外出旅游,几乎场场不落,这就是我圆“大学”梦的地方。

  “大学”每周都会有重量级的作家和嘉宾来上课,他们都是我崇敬的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太多了,就说马振骋老师吧。第一次见到他,是他当嘉宾,马老师谈吐低调,讲话实在。记得他曾用上海话说过一句令我难忘的话:莫扎特生前没有做过任何宣传,但是他的曲子一首首传了下来。关键是东西要好!第二次是在《关于法语在中国语境中存活》的讲课,他激情四射,风趣幽默。后来我留意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坐在听众席的他,时而全神贯注,时而低头沉思。一次邂逅使我与他有了零距离接触。那次座位所剩无几,他彬彬有礼主动让座,这才注意到老先生有些面熟,想起就是前几次的嘉宾马老师。我每次听讲座都有拍照片的习惯,很想把前两次有马老师的照片给他,就要了邮箱,于是我们开始邮件往来。经查电脑才知道马老师是中国著名的法语翻译家,法国名著《小王子》就是他翻译的。老人虽年过八旬,却依旧慈眉善目。渐渐地,我们有了更深的接触。著名作家李欧梵来讲《萧红和萧军》,马老师打电话提醒我,外面队伍很长了,应该快点赶到;和他一起看玛格丽特·杜拉斯导演的电影《广岛之恋》;他还主动赠他的翻译作品《蒙田随笔选集》……马老师谦虚平和,友善的处事风格给我印象是这样美好,使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最近他电邮给我:“春寒过去后,我也要继续来听课了。”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与我这样一位普通读者交往,心地是这么真纯,没有一丁点儿架子,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的人品再一次启示我,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谦虚,读书使人年轻。我才六十多岁,从现在起也要像马老师那样好读书、读好书,以此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每周六下午都要去听读书会,难免会受到家人和朋友的非议,“像真的一样,报告有什么好听的,偶尔去听听就可以了”。有时我也会问自己,值得当回事吗?那次听了金宇澄老师的讲座后,我饶有兴致地和爱人说起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上海故事,引起了她的关注,一口气把我买回的《繁花》小说读完,一个劲说过瘾。她们单位老姐妹平时麻将不断,听她一介绍,也纷纷想看这本书,于是此书一传二、二传四,转了大半年,回来时已经被翻旧了,可是我爱人拿起来再读了一遍。从此她非常支持我去听课,也关心听了些什么,买了什么新书,“麻友”渐渐也成了“书友”。一年来,我的亲戚、同学和好友几乎都关心着每周读书会的进展,每次听完后,我会把当天的嘉宾、会场全景和我的一点感悟用邮件发给他们。慢慢地,一些朋友不甘心听我的“二传”了,开始打听能否加入“思南读书会”。在他们的想象中,读书会的门槛一定很高,还要付费,当我说没有任何手续和门票时,他们几乎不敢相信。我诚心诚意地把一个个朋友带来听,都是满载而归,数数不下10多位,后来他们又带了新朋友来。

  十日谈

  读书会里有故事

  强化读书人的想法和表达,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评论·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 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帽贝牙——生物界抗拉强度之最
自然 环境 人
纪念杜重远历史油画
旅行着 快乐着
春涯
青海牧场(水粉画)
春游(外一首)
我的“大学”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我的“大学” 2015-04-18 2 2015年04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