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微信阅读首次纳入国民阅读调查~~~
微信阅读首次纳入国民阅读调查~~~
微信阅读首次纳入国民阅读调查~~~
微信阅读首次纳入国民阅读调查~~~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信阅读首次纳入国民阅读调查
碎片化阅读需引导
乐梦融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前日公布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2次,微信阅读人群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40.98分钟。

  超六成成人读微信

  该调查从2014年9月至11月开展样本城市抽样工作,调查对象为我国全年龄段人口,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量49802个。

  根据调查结果,有34.4%的成年国民在2014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而在成年手机阅读接触者中,66.4%进行过微信阅读。聊天、查看朋友圈中的朋友状态是微信阅读接触者的主要选择,选择比例高达80%。此外,微信阅读城乡差别不大,男女差别也很接近。

  手机浅阅读是主流

  有关专家认为,微信作为典型阅读形态的出现,意味着社交化阅读已成为全新的阅读趋势。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研究团队长期跟踪发现,微信内容以快精短为特点,整体而言,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接触过手机阅读的群体中,66.6%的手机阅读接触者选择“听音乐”作为手机阅读的主要内容;64.8%的人选择“微信”;“看手机小说”的选择比例为39.4%,而“阅读手机报”的比例为25.7%。

  在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中,最喜欢的手机小说类型是言情(26.3%),武侠(20.7%)、“青春”(17.0%)和“玄幻”(16.4%)类小说紧随其后,类型化的通俗小说成为了手机阅读群体在选择读本时的主要对象。

  读经典大多看纸质书

  “微信阅读是碎片化、跳跃式的,而且不少都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认为,从目前来看,完全依赖微信阅读获取知识不可能。“新媒体指数”的研究也证实,微信现在的内容比较杂乱,还有伪科学的、造谣的、抄袭的;长此以往,会增大原创及科普成本,使得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生产减少,微信内容库价值被瓜分,甚至贬值。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则提倡儿童阅读还是应该坚持纸质书。此外,学术性著作和经典性著作,也应该坚持纸本阅读。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新民资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31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教育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1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1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2版: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1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6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大购网专版
新式读书会让更多人感受书香
书为媒
碎片化阅读需引导
上海读书节 推76项活动
新民晚报焦点A05碎片化阅读需引导 2015-04-23 2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