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主办方安排各外省市校长参加上海教育考察活动。活动中,诸校长对璞玉艺术馆、荣安驾校等校企合作单位印象深刻,对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综合改革精神指导下,推进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变革表示认同,展现出上海与众兄弟省市院校间教育观的高度融合景象。
扩大职校“融合视野”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积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融合知识型与技能型人才,向社会输送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本次论坛得到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和金山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首先在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表示,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的部署,明确战略导向,以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需求导向,让教育贴近民生。他提出,要把各行各级教育回归育人本能,德育和智育并进,把握好课堂这一最能影响学生思想教育的载体,让“德育无处不在”,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他同时表示,要让“一体化”教育衔接更加紧密合理,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教育要抓住机遇,回顾全会以来的历史成果,扩大全局思维与布局,选择多维度多平台融合,给学生和学校更多选择的空间,配合坚持推进综合改革,与深层突破相统一,坚持稳步探索,与稳定推进相统一的发展大思路,做好相关工作。
关注技能型人才培养
据权威数据显示,本市职校生就业率超越97%,略胜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近两年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约有260名学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殊荣,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9.7%以上,在上海同类院校中成绩骄人。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在1917年创立了“中华职教社”,提出了“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观,跟着前人的步伐,蒋志明院长向与会嘉宾阐述了“大力发展既适合现代工业、现代产业需求的,又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的观点与决心,表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观中,更应注重“知识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十二载春秋,以“做人,做事,做学”为校训贯穿的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理念,在成就“因材施教”办学风格的现代化新型职业教育大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专业特色鲜明的校园常态结出了“专本衔接”的丰硕成果,以“能说会做”的技能型“蓝领”人才为学生培养路径,不断趋近“创新,创业,创值”的育人工作主线目标。金山张堰校区的兴建,与浦东康桥校区遥相呼应,犹如双龙戏珠般服务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为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培养输送知识型高技能人才。
首届“教育综合改革与职业教育发展”校长论坛见证了教育综合改革在现代职教领域中的改革浪潮,由金山区引领产业变革需求,辐射整个长三角、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对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构建有金山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积极影响。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