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扛不起的遗憾 等不起的时间~~~
扛不起的遗憾 等不起的时间~~~
扛不起的遗憾 等不起的时间~~~
扛不起的遗憾 等不起的时间~~~
扛不起的遗憾 等不起的时间~~~
扛不起的遗憾 等不起的时间~~~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扛不起的遗憾 等不起的时间
“全面放开二孩”没必要羞羞答答
  关于二孩,生,还是不生,对很多人,横亘眼前的,是紧紧关闭的政策之门。这是一大群被挡在政策大门外的非独夫妇之痛苦,又何尝不是整整一代人的焦灼:眼看着生育的黄金年龄一点点流逝,相关呼声也逐日高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到底行不行?究竟何时能有答案?

  “不能生”之痛谁能懂

  这已经成为一个公众耳熟能详的“社会之问”——自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能否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便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2014年11月,不少非独家庭联名上书“建议信”,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尽早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一位参与联名“建议信”的广东网友告诉记者,每次看到孩子在家非常孤独,跳棋都只能自己一个人下,“这种心酸和无力感,只有非独父母才有切身感受”。

  武汉市民周女士去年父亲生病住院,她和两个弟弟轮番照料送饭的经历,让她生二孩的意愿十分强烈。“我们很快也会年迈,到时全落在一个儿子身上,我们于心何忍?”

  而“失独”,更如同梦魇。根据致公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全国失独家庭至少有百万个,且每年新增7.6万个。

  记者采访发现,70后群体已成为二孩政策放开的呐喊主体。70后大多有兄弟姐妹,因此对全面放开二孩诉求格外迫切。广东韶关市民李绍华说,“再等上两三年,即便政策放开,我们也没法再生了”。

  放开时机基本成熟

  相关呼声高涨,各类传闻也层出不穷。此前一则“5月份就会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广受关注。对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回应称,网上相关消息传言不属实。

  宋树立表示,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对于资源、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是长期存在的。但,“单独二孩不是句号,要往下走。”

  面对卫计委等部门对全面放开二孩“暂无时间表”“尚未提上日程”等表态,一些基层计生工作者和人口研究学者则认为,结合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后的“遇冷”情况,二孩政策不仅应全面放开,且已相当紧迫。

  短时间内出现人口集中出生,导致妇科产房爆满、教育学位紧张等一度是普遍担心。然而,数据显示,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2014年3月至年底期间,全国只有近100万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

  华中科技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石人炳教授认为,单独二孩放开后遇冷,表明当前国民整体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已明显降低,“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时机已基本成熟”。

  湖南省一位在长期从事计生工作的基层干部表示,实际中,想生二孩的家庭,大多通过农村一孩半政策,或直接超生完成生育。想生却受限的,主要集中在超生就要丢饭碗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即便全面放开二孩,符合政策的家庭数量,要比想象中的少很多”。

  还有不少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生育率太低,带来劳动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严重隐患。

  中国社会科学院去年底发布的《经济蓝皮书》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日本、新加坡等亚洲一些国家也曾采取过限制生育政策,但10多年后,都转变成鼓励生育。”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东伟说,我国已实施计划生育20多年,现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担心的不应是生育反弹,而是即便放开后生育率也不回升。

  一个答案要等多久

  不少受访的家庭夫妇、专家学者、计生干部普遍认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肯定是大势所趋。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怎么放?何时放?

  针对怎么放的问题,目前业内观点声音各异,一部分认为应按地域先试点,后普及的方式,以免在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出现人口出生堆积;还有部分专家建议按妇女育龄分步走,比如先期放开30岁及以上妇女的二胎生育限制。

  张东伟表示,目前我国每年出生人口在1600万到1700万之间,放开二孩政策后新增加的出生人口占总量比例很小,对我国人口整体态势不可能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一次性全面放开就行,没必要羞羞答答”。

  对于何时放,不少受访人士认为应该越早放开,对缓解老龄化收效越快。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何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应建立在对单独二孩政策效果的全面评估基础上。原新认为,去年全国启动单独二孩政策,“最好等今年下半年对单独二孩政策成效评估后,再制定具体的时间表”。

  “但在全面放开大方向已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很多工作现在已经可以着手准备。”关注人口计生政策的浙江碧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有水说。  据新华社武汉5月6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教育/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红场阅兵特刊/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红场阅兵特刊
   第B08版:红场阅兵特刊/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大购网专版
“全面放开二孩”没必要羞羞答答
天猫商家被约谈补税消息不实
北京上海企业商会揭牌
变道撞公交车 女司机还打人
女乘客称给专车司机“差评”遭殴
燕京学堂首期生 七成多来自海外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2“全面放开二孩”没必要羞羞答答 2015-05-07 2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