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救亡画
1937年8月14日,淞沪抗战爆发第二天,上海漫画家迅速在“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同时创办会刊《救亡漫画》,专事抗日救亡漫画宣传工作。
《救亡漫画》由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七君子”之一章乃器题写刊名,为五日刊,每期四大开,编发大小漫画作品50幅左右,并有少量文章和报道。漫画家在这里集中力量发动了抗日救亡的第一个漫画战役。正如王敦庆在《救亡漫画》创刊号上发表的《漫画战——代发刊词》所说:“自卢沟桥抗战一起,中国的漫画作家就组织‘漫画界救亡协会’,以期统一战线,准备与日寇作一回殊死的漫画战。”
演救亡剧
戏剧界也积极投身到抗日洪流中来,迅速建立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涌现一大批抗日剧作,并组织多支演剧队赶赴各地前线表演宣传,慰问前方奋力杀敌的将士。
9月24日,上海伶界联合会与上海市播音业公会组织劝募广播演唱,梅兰芳、周信芳、李桂春、李少春、林树森、白玉昆等名票参加了活动。9月26日,梅兰芳与周信芳唱了《明末遗恨》,梅演贞娥、周演崇祯帝,这次京剧界的劝募广播共收到捐款13600余元。
10月6日,田汉、欧阳予倩等与京剧界的周信芳、高百岁、金素秋等人召开“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筹备座谈会,商讨旧剧如何适应抗战形势的问题,主张采用历史上民族御敌的故事编成新京剧来鼓舞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会议决定成立“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
募救国捐
淞沪抗战末期,谢晋元带着“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据历史资料记载,四行仓库南岸人山人海,上海市民冒着流弹的危险去看望八百壮士,10月27日凌晨,一个女童军泅水送了一面国旗过去,国旗在仓库房顶上竖了起来。“看到我们的旗帜,大家一起欢呼鼓掌:‘中国军队万岁!’”
“八一三”打响后,上海各界民众对浴血奋战的中国军队纷纷慷慨解囊、积极开展募捐活动,各界抗敌救援会发起救国捐运动,在一个月内就筹集到救国捐150余万元。当上海市民获悉“八百壮士”被困四行仓库时,纷纷捐献食物、用品,许多卖烧饼、油条的小贩,不顾危险把自己做的烧饼、油条送到苏州河畔,以尽到他们拥军爱国的一份心力。
上海民众遭受的苦难和奋力抵抗,在国际上赢得了巨大同情,英国牛津、剑桥等18所大学的90名教授联合致电中国教育部长王世杰:“日本军队轰炸上海、摧毁学校,吾等闻讯为之发指:吾将敦促本国政府,协力制止日军侵华行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和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法国著名左翼作家罗曼·罗兰联合发表宣言,吁请各国人民自动组织抵制日货运动,勿与日本合作,“直至日本军队完全退出中国,并放弃侵略政策为止”。
本报记者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