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精彩“往事”中徜徉
张林凤
  张林凤

  那时,挤公交车朝九晚五上下班途中,总羡慕人家退休的多好,能悠闲洒脱地做喜欢做的事;那时,几乎每晚在电脑前码字,赶写单位的“官样文章”,总憧憬着退休后就能恣意挥写自己喜欢的题材了。

  十多年前,我成为虹口的社区工作者,这片区域丰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仅走访宝华里,我就发现这里居住着健在的参加过东京审判的高文彬、翻译泰戈尔作品的名家孙家晋,与他们的交往让我受益匪浅。而景云里、恒丰里、东照里等曾经的文化名人和革命志士的精彩往事,我徜徉其中,更是不亦乐乎。

  从那时起,我很想做的事,就是为宣传虹口人文历史尽点绵薄之力。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我发动居民志愿者,做成30块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展板,其中很多图片反映的是日军在虹口的暴行,展出后激起很大反响,是一次居民家门口的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袖珍本我珍藏至今。想做的还有很多,但由于在职时事务实在繁忙而心有余力不足。

  退休后,我成为《虹口文史》编辑,“史海”拾贝,惠己利人。有些被湮没遗忘的精彩“往事”,徜徉其中能寻觅到熠熠生辉的史迹。

  虹口,曾是日本侵略者的“皇道乐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收集资料,实地踏看、采访居民,写成反映嘉兴路及周边地区的抗战遗址《这里有日军侵华罪证》,得到各界好评。而在峨眉路上,有被专家和研究者认定是日军侵华期间慰安所,我探寻时,了解到大院里有两个与大楼建造时配套的椭圆桶状型石凳,差点被外来租住者卖给废品站,是一位烈属老太太将其拦截并看护起来,令我很感动,动员老人家捐赠给虹口档案馆。这几年,我还几番辗转,获得第一手资料写出塘沽路62号曾经的中共地下电台、一·二八事变中五洲大药房总经理项松茂与11位员工被日军秘密杀害的原由、中国翻译高尔基小说第一人宋桂煌等文章。

  退休后的我,算是心想事成吧,我有更多的时间在精彩“往事”中徜徉,自认为是生活中的一大快事,也算对虹口璀璨的人文历史添了一抹亮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文化新闻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6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成为老人的艺术算不了什么,真正的艺术在于战胜衰老。——歌德
退休前许下的愿望,现在您实现了吗?
心路
在精彩“往事”中徜徉
退休是道坎
我的“三三计划”
海星之家到延吉养老院演出
殷行街道举办“防诈骗”宣传会
纪念抗战胜利 中老年经典歌曲专场演唱会举行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B13在精彩“往事”中徜徉 2015-05-24 2 2015年05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