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民生调查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提醒】
警惕材料造假中的陷阱
张炯强
  美国某教育机构上周发布的《2015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引用国际教育学会的数据,2013至2014年度,约有27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上学,中国学生占了美国全部外国留学生的31%;与此同时,也有约8000名中国留学生遭开除,占总数的3%左右,这项数据中并不包括无法毕业的中国留学生。白皮书明确指出,被开除的中国留学生并非都是“差生”,来自排名前100名校的学生超过了60%,其中80%是因为作弊或学术不诚实。

  为何中国留学生成为美国名校开除的“重灾区”?另一美国调查机构发布报告称,90%的中国申请者提交的都是伪造推荐信,70%申请者由他人代写文章,50%申请者伪造中学成绩单,10%申请者编造学术奖和其他奖项。其结果就是,很多学生到了美国才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跟不上,听不懂课程,写不了论文,于是,作弊成了不少中国留学生的最后选择。

  记者采访了学美留学机构,相关留学专家指出,美国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未必准确,但是当下,国内留学市场确实存在着大量的材料造假现象,其实这些材料很容易被识破。海外高校本科申请者,必须警惕材料造假中的陷阱。

  ● 陷阱一:修改中学成绩

  中学成绩单是国内高中生申请国外本科学校的基础材料,可是,在一些重点中学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平时测验难度大,学生总体成绩偏低。相比之下,有的普通高中平时考试难度较小、分数高,在申请留学时反而更有优势。对此,许多重点中学的家长、考生总是想着让学校修改成绩。

  支招:国内高考几乎是学生升学唯一评判标准,各个学校的成绩评判标准并不统一。建议重点高中的学生在成绩单背后附上简单的学校简介和班级排名,让国外大学了解自己中学的背景资质。

  ● 陷阱二:夸大社会实践

  申请国外高校,自荐书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少学生得知,国外名校都看重申请者的社会实践经历,于是,经常在自荐书里大吹特吹,列出一长串社会实践项目。明眼人一看就知其中真假,面试时也一问可见端倪。

  支招:最近几年,国外大学对中国学生列出社会实践名单时,多持怀疑态度,往往是,列出的数量越大,越容易被拒绝。希望每位申请者实事求是,高中生只要认真参与一至二个社会实践项目即可,并写下真实感受。过多、过滥表述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只会适得其反。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5高考进行时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南京保卫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南京保卫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洋高考”的代价:拼财力,更要拼能力
2015年美国常青藤名校录取率
充满不确定的“洋高考”
警惕材料造假中的陷阱
新民晚报民生调查A07警惕材料造假中的陷阱 2015-06-08 2 2015年06月08日 星期一